1、抽卡机制给玩家造成的内耗严重。
非的很非,欧的很欧。见过250抽满门的,也见过250抽两门。偏偏角色至少要一门才能有较完整的循环机制。这对相当一部分玩家眼中,60抽保底只是个无意义的数字。
不氪的话,送的抽卡资源杯水车薪,难攒起来。要氪金建议开月卡,攒起来会舒服一些,但依然无法填补超相尘的缺口。
推荐微氪玩家跳版本抽角色,中氪玩家做好规划再抽取,巨氪玩家随意,别强硬追求全角色图鉴。对微氪玩家,建议保有200抽以上的资源(3w2尘),留待抽取限定角色。一门后,专注于增伤队友的抽取和成型,然后才是追求当期高门阶的限定角色。
2、怀疑制作组未全程体验过自己设计的校准系统和技能升级系统。
辅助的校准居然要求技能总等级24以上,问题是辅助加这么高的普攻等级干嘛?在这之前,7级以上的技能升级材料已经卡得很死;校准的测量组件也是,一个版本一个,还只能在版本中期才能获得。一周年了,应该放宽限制了吧,否则旧角色,特别是老牌辅助的校准怎么让人体验?
3、游戏内容质量尚好,但产能不足。
💬叙事:
主线上,南庭篇故事接地气,不像二次元手游,更像是网文。回头重温了一遍,剧情内容其实没大问题,但节奏非常慢热;雅南篇更多地聚焦于超实体的收管,故事算是步入正轨了,不错。
💃🏻立绘建模:
小叶老师和xyp老师神中神。金桂的角色设计和折镜的剧情小人让人惊艳。貌似过于专注横版演出,因此特写镜头的cg很少,但二周年庆版本的cg数量有所增加,画面张力明显变强,好事。
🔖运营服务:
对反馈的问题处理不够及时。部分合理诉求未进行过讨论,非要在闹大了才知道公关,声明会改。
社区环境的运营上,对部分玩家的圈地运动明显不作为;纵容那些恨角色、反复捧隔壁某游戏的奇葩玩家在评论区里带节奏。
🎮可玩性:
每天花五分钟上线收菜,每周打一次周常,可玩性主要集中在版本内置活动中。而活动有小游戏,有固定的老三样,偶尔会有一个比较新颖创意的玩法。和大部分二游一样,中规中矩。二周年后为险境增加了兑换皮肤的奖励,非常好,有动力打上高分段了。
不做特遣探索这类横版探索,而是退而求其次,专注做横版演出。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策略深度:
两队起步才能较完整地打险境副本,因此新手的队伍筹建期略长。
组队策略性较强,对版本高难关卡往往有逃课打法,但为了那点零星奖励和一个限时副本,有时收益还压根比不上养成新特工付出的资源。
非的很非,欧的很欧。见过250抽满门的,也见过250抽两门。偏偏角色至少要一门才能有较完整的循环机制。这对相当一部分玩家眼中,60抽保底只是个无意义的数字。
不氪的话,送的抽卡资源杯水车薪,难攒起来。要氪金建议开月卡,攒起来会舒服一些,但依然无法填补超相尘的缺口。
推荐微氪玩家跳版本抽角色,中氪玩家做好规划再抽取,巨氪玩家随意,别强硬追求全角色图鉴。对微氪玩家,建议保有200抽以上的资源(3w2尘),留待抽取限定角色。一门后,专注于增伤队友的抽取和成型,然后才是追求当期高门阶的限定角色。
2、怀疑制作组未全程体验过自己设计的校准系统和技能升级系统。
辅助的校准居然要求技能总等级24以上,问题是辅助加这么高的普攻等级干嘛?在这之前,7级以上的技能升级材料已经卡得很死;校准的测量组件也是,一个版本一个,还只能在版本中期才能获得。一周年了,应该放宽限制了吧,否则旧角色,特别是老牌辅助的校准怎么让人体验?
3、游戏内容质量尚好,但产能不足。
💬叙事:
主线上,南庭篇故事接地气,不像二次元手游,更像是网文。回头重温了一遍,剧情内容其实没大问题,但节奏非常慢热;雅南篇更多地聚焦于超实体的收管,故事算是步入正轨了,不错。
💃🏻立绘建模:
小叶老师和xyp老师神中神。金桂的角色设计和折镜的剧情小人让人惊艳。貌似过于专注横版演出,因此特写镜头的cg很少,但二周年庆版本的cg数量有所增加,画面张力明显变强,好事。
🔖运营服务:
对反馈的问题处理不够及时。部分合理诉求未进行过讨论,非要在闹大了才知道公关,声明会改。
社区环境的运营上,对部分玩家的圈地运动明显不作为;纵容那些恨角色、反复捧隔壁某游戏的奇葩玩家在评论区里带节奏。
🎮可玩性:
每天花五分钟上线收菜,每周打一次周常,可玩性主要集中在版本内置活动中。而活动有小游戏,有固定的老三样,偶尔会有一个比较新颖创意的玩法。和大部分二游一样,中规中矩。二周年后为险境增加了兑换皮肤的奖励,非常好,有动力打上高分段了。
不做特遣探索这类横版探索,而是退而求其次,专注做横版演出。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策略深度:
两队起步才能较完整地打险境副本,因此新手的队伍筹建期略长。
组队策略性较强,对版本高难关卡往往有逃课打法,但为了那点零星奖励和一个限时副本,有时收益还压根比不上养成新特工付出的资源。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