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川
TapTap
二周年限定
三周年限定
四周年限定
玩过
及格的二次元手游
初见猫之城开场的动画cg剧情演出,给人的印象还算不错,直到游戏玩法引导稀碎的技能动画演出,满满塑料味的特效配音直接把我对这游戏的好印象打回起点。技能动画做的一言难尽,无论是常规技能还是sp技能都给人软塌塌的感觉,再配合那极其廉价的特效配音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款2022年的新游戏。虽说没有之前测试出现的舞王僵尸惨状,但整体的角色技能动画设计很难让人满意
抛开技能动画不谈猫之城整体的美术风格和UI设计其实还算不错,但在各游戏角色立绘卷上天的现在,猫之城的角色立绘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主线只打到了第四章,因为被卡等级了,我也不想再坐牢去刷体力提等级。剧情虽然反应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过于单薄,看完之后也很难引起什么共鸣。不过简简单单的剧情倒也没什么不好。角色个人剧情方面挺让人意外的,可以通过选项改变剧情,虽然目前的流程还很短,后期能够延长和丰富内容的话体验应该会更好
玩法的类似的有七大罪和1999,只不过猫之城改成卡牌竖向下落且能横向和竖向合成,策略性还是有的,只是由于惨不忍睹的技能动画能auto的基本都auto过了除了个别敌方机制特殊或是关卡限制外我是真的不想看着这动画坐牢
抽卡方面算不上良心,特别是看到核心得300抽保底时直接地铁、老人、手机.jpg 此时我只想对各位玩家说:快跑!更别提套装加成全都在涂鸦核心上,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集齐其他部位,只要没有核心那么套装加成就没有了,虽说可以刷,但300抽保底仍然过于离谱
然后是猫屋,先不讨论这是否能叫猫,在我看到随机词条的时候:要不跑路吧?
猫之城虽然掐准了部分人的云撸猫心态,全员猫娘的设计也能吸引一批死宅(比如我)然而实时上呢?玩家不但撸不到猫,还要被随机词条折磨,并且忍受的廉价的技能动画。玩家常说某某游戏的皮好看,玩法经不起推敲。猫之城呢就连皮都经不起推敲,初看这层皮确实是好的,细看就不行了
在之后诸如1999、绝区零、雾境序列等游戏的夹击下。猫之城说不定就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
玩过
仔细想想还是给了三星
命运之门的玩法基本完整,填充完内容直接拿出来当单机用可能都没什么问题,美术等优秀的东西看宣传pv就能感受到,故不过多赘述
命运之门与其它玩法的割裂在个人看来到不是大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养成目的的缺失,我养成角色究竟为什么?角色养成对剧情模式产生的影响少之又少,考虑到不破坏剧情的模式的体验到也在理解范围内。但,既然玩家无法从剧情里获得养成的正反馈,那么玩家还能从哪里获得呢?答案是没有,二测的铃兰之剑完全没有给予玩家养成的正反馈,那我为什么要养角色,为了打更难的素材关所以去培养角色,然后再打更难的素材关?这明显无法对玩家产生多大的驱动力
二测对于命运之门外的内容做的太空洞了,只是做了一个养成系统给玩家看,玩家完全可以放弃养成跟一测一样只体验剧情。养成与剧情的割裂,永远7日之都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但它仍然运营到了现在
一二周目光速发刀光速去世,我虽然理解官方急于展示命运之门的存在和玩家不可能耐性子完成整个周目的问题,但一二周目的剧情仍然可能在公测时产生问题,参考解神者
抽卡没保底,应该是没做好就不多说了,因为个人没玩过单机战棋游戏,不清楚这种大面积复制人是否属于正常情况,抑或是受限于产能,但在手游里如此多的复制人肯定会直接劝退相当一部分玩家
就二测来说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即使剧情的方面已相当不错,但作为一个网游来说他一定失败的,即使是测试官方也不应如此草率的将一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的非命运之门内容搬上台面,玩家只能看到一个养成的壳在那里,然后什么都没有了。。。。
我理解官方想把命运之门与自由模式完全分开的想法,保留携带进入命运之门三位角色的养成属性,能增加养成目的和减轻初次接触这类玩法的玩家负担。看到有人建议将抽取的角色全部携带进入,这会完全破坏剧情模式的招募功能,因此限制可携带角色仅有三人倒也可以理解
就传统手游来说,看剧情需要打关卡,关卡会变难,为了看后续剧情,玩家需要养成。但铃兰之剑却不是,或许可以考虑将角色的个人剧情做成普通关卡供给玩家,从而创造养成的需求以及增加玩家对角色的好感(如果产能支持这么做的话)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如果想到其它的之后再补充
希望铃兰之剑越来越好
玩过
起初是被游戏美术吸引来的,不过多周目和战棋玩法也确实有不错的游戏体验
该夸的其它评价也都夸过了,这里就说下一些问题
兵种优势,刺客和火法应该是测试阶段比较强力的兵种,刺客高机动,火法远程范围伤害和灼烧在现版本真的很好用,相比之下枪兵和斧兵就没那么实用
技能获取,技能组合以及和武器的搭配应该也算是游戏里比较重要的一环,优秀的技能搭配有时可以让角色获得很大提升,个人后期组出一套斧兵位移+击杀回tp+范围攻击技能+范围伤害增加的武器的搭配,在实战上还是有一定实用性,不过由于技能获取的随机性,获得范围伤害技能已经是周目快结束的时候了。将通关奖励的技能随机抽取三个角色改为指定三个角色也许会好一点
招募,感觉可以添加一个可以指定下次招募角色职业的道具,由于每次出现的可招募角色职业都是随机的,所以有时候就会遇到,某些职业泛滥,而某些职业很少的情况,我自己由于长时间招募不到火法,所以后期仍然在用一张R级火法,虽说后面有招到一个sr级,但由于培养又需要消耗一定回合,所以那张R卡反而是我用的最久的一张火法
还有角色选中,新手引导等很多人都提过了也就不讲了
另外我自己游玩时设备发烫到是不明显,不过在切换场景时偶尔会有短暂的花屏现象
总之还是很期待下次测试
玩过
(再编辑)
故障协议将是否随机种子做为了可供选协议,想凹分的选,想养老的不选算是各取所需,不过还是限制了可使用角色和角色等级……
等21号开活动再修改一下评价
(再编辑)
永远的三缺一函数,告辞
我觉得大部分用户去打故障协议的目的都是为了奖励,而不是那所谓“肉鸽”“游戏性”
一款二次元游戏,能留住用户的更多还是通过剧情塑造出来的角色,抽到喜欢的角色并去培养,游戏性倒是次要的东西
而后突然出现了故障协议这么个东西,它告诉你:你喜欢的练的角色在这里不能用,就算能用也给砍了练度。于是你决定不去玩这个模式。接着它又告诉你:游戏中重要的抽卡资源很大部分都要从它这里获取。于是你极不情愿的去打了这个模式,然而你发现你无论凹多久都总数是凑不出想要的组合因此无法通关获取奖励,当你由于自身太非且因这“有趣”的模式无法获取抽卡资源而总抽不到自己喜欢的角色,那就只有退坑了
我承认我就是一个卑微的月卡党,故障协议是我必不可少的抽卡资源,驱动我去凹故障协议的绝不可能是所谓“有趣的肉鸽”
驱动目的不同让我在这故障协议中只能感觉到恶心,再加上云图的“肉鸽”并不好玩,体验自然是相当糟糕。
虽然看到云图视屏会改故障协议,但我一星还是先放这了,等之后实装优化后看具体再改
二次元角色千千万,不缺云图这几个
(再编辑)
由于第一期故障协议有固定作业可以抄,而且可使用角色都是自己练的所以没察觉这东西是有多么离谱
抛开地图随机的问题(反正随机了也不算肉鸽)限制可使用角色、等级、星级究竟是怎么想的?做为二次元养成游戏,你辛苦拉起来的角色,在一个模式里直接不给用,就算可以用也被限制了练度,那我养成的意义何在?因为故障协议给的太多所以得强制压低练度让玩家去凹?别说什么我没尝试,我自己也凹了一下午,然后参考了大佬思路又凹了一段时间。
凹分恶心吗?可太恶心了,所谓随机就是强制玩家去凹,在本不必要花时间的地方去用大量时间凹?故障协议做为后期重要的抽卡资源产出,你凹不凹会很大程度影响以后的体验,不愿凹分的养老用户可以避雷了
 ̄ ̄分割线 ̄ ̄
公测很多东西改动后,体验比三测好上不少
相比测试降低了满破立绘的获取难度,虽说很多角色都还没动态立绘,不过至少绝大部分都有大招了
福利相比测试刚开那会就显得大方了很多,自选三星在算上白给的抽数,开服基本上能组出一套完整的阵容,降了大保底抽数,对非酋也稍微友好了一点
新手引导个人觉得是做的挺好,虽然有点长,但至少不会跟测试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技能乱丢
剧情也做了部分改动,不像测试给人看的不明不白。第一章在故事逻辑和图灵的人物塑造方面比三测时好上不少
然后是玩法,轻度肉鸽,除玩家能放一点技能和角色大招基本上都在自动战斗。轻度肉鸽增加了一点游戏乐趣,真的就那一点点。虽然做了优化,但没多大改变,本质就是一个拉练度叠buff的游戏,云图计划的肉鸽侧重buff的堆砌,可无论是随机地图还是随机buff,它不能带给我惊喜,反而让我对部分关卡长达三层的地图设计感到更加无聊
其它吗,就是那些二次元游戏都有的东西了,家园基建什么的,每天上线收收菜。不过主线可根据选择的结算奖励来改变体力消耗还是不错的,能让玩家更好规划体力
目前云图就是一款标准的二次元手游,没有多出彩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毛病
突然想起来,快点全角色实装动态立绘啊!
期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游戏”
评论区已有人引用bb姬的这段话我也就不再全文复述了。
2020年的tap年度最佳游戏评选和往年比差别挺大,请了一堆人,而且还有直播,相比以前现在给人感觉确实更正式了一点
但用户参与程度也变低了,用户投票这点还是在个人理解范围内,毕竟让用户投名单大概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不过像竞猜这样的活动还是希望能保留下来,另外也希望直播的时候能有一个与用户间的互动,别整一个单纯的颁奖典礼就好。
海外游戏能进入提名是比较让人惊喜的了,想玩到优秀游戏的人不应该被某些东西局限才是。但提名数量的下降,我总觉得有违“发现好游戏”的初衷。说实话除了几个海外游戏,其他榜单上的游戏应该是无人不晓了,再用年度大赏这个活动来“发现”它显得多此一举。我还是希望能够下放提名奖的门槛,当某个游戏存在缺点,但也有过人之处的时候,我认为它也应该具备被提名的资格,即使它会毫无悬念的被更优秀的游戏比下去,但至少用户能通过提名奖来发现它。
单看几个已经被推荐烂的游戏比来比去没有多大意思
公平性……开头也说了,每个人心目中的最佳游戏多少会有差异。虽说我现在说这种话感觉在打自己脸,但最佳玩法入围中的某款游戏能够出现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许是我的标准已经偏离大众了吧……
无论如何这次尝试在个人看来是积极的,希望tap能多多尝试并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