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昵称
TapTap
万花丛中过
新游先锋
编辑部替补
602
玩过游戏
10
购买游戏
1798小时
游戏时长
34
游戏成就
玩过
建议放开头:
1.建议在已阅部分重复出现的时候增加快进选项;2.部分文字自动切换速度过快,建议切换全部换成点击切换;3.感觉两个场景的结局都没能把所有设定展开,有时间可以进一步完善;
世界观猜测往后放,很长,慎观。还没打出全结局,但是斗胆梳理一下我根据两个场景猜测的世界观。
酒店内应该有两种时空和三方角色小丑、酒店员工、游客,其中酒店员工中保安分白西装和黑西装两派,以及我认为“高跟鞋”或者说“经理”属于高级别成员可以看做员工管理者。根据1:“高跟鞋”会巡查、根据2:“高跟鞋”可以视情况选择“催化”住客或者帮助住客脱离“被侵蚀过程”(上一位住客的小纸条)。例如前台、保洁已经属于不完全侵蚀状态,可能属于被正常时空庇护的无法脱离但也不会被同化的边缘角色(参考守则说他们虽然007但身体伤害最小,合理猜测他们为镇民)。
小丑则是已被同化的“东西”,在正常时空里祂们被酒店员工控制在娱乐区。至于只有儿童或有童心的人可以前往猜测是出于幼儿心智不成熟反而对未名状之物不敏感,无观测无意识则无法侵蚀,所谓“有童心”的人我认为要么是傻子要么就是已混乱的人(参考上一位住客的小纸条)。
灯光可以用于区分时空,显然红灯光意味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时空降临了,这对于未被侵蚀的住客来说是不安全的。我倾向于黑西装属于未名状时空内的酒店员工、白西装属于正常时空(或者说未被同化住客所在时空)的酒店员工。当然两种时空都是不稳定状态可能出现部分重叠交叉的情况,所以才会出现住客碰到乱跑的小丑、黑西装、“高跟鞋的声音”。随着住客逐渐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自然未名状也就被观测和察觉继而降临,住客的侵蚀也就随之完成。
图书馆应该属于多时空重叠,未名状对正常时空的侵蚀还处于胶着状态。馆内角色应该有已转化的“祂们”(守则里提到的老人的呼喊、小孩的笑声)、陷入对抗的保安(黑帽子白帽子)以及管理者(属于唯一角色)。
观光守则是希望游客顺利离开(没有观测到未名状的情况下),保安守则是为了挽救已被侵蚀但未完全同化的游客,管理员日记透露的规则则是为已经成为保安但脑子还清醒的人提供逃离的可能。办公室的水和洗手池的水对未名状的侵蚀有抑制作用,但是办公室的水效果应该更好。
合理猜测在图书馆内侵蚀方已经出手干扰规则,所以出现主控黑白不分的情况,但图书馆四楼**层的观测图是对抗侵蚀的后手。三层儿童区应该是未名状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时空重合最薄弱的地方,所以会“滑倒”。五层是核心规则层,盲猜前两个守则都禁止进入五层可能是因为办公室涉及核心规则,如果不是脑子清醒的人进入可能会导致时空侵蚀被进一步催化。
主控和一楼“保安”一起进入五层以后,我有疑惑为什么是保安带上帽子,想想可能是因为主控是刚进入图书馆但那个保安应该已经在时空内呆了一段时间了,论侵蚀程度可能主控才是更适合离开的那个。
总结一下,所谓“正常时空”也就是规则小镇其实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用来困住“未名状”的一层类似结界的玩意儿。建立这层“结界”的目的至少是混沌中立或混沌善良的,“未名状”很明显是混沌邪恶的(或者说祂们是侵略性的、需要同化其他时空,出于进食?or其他本能)。游客是从现实世界误入的,那张邀请函就是媒介,发起方应该属于混沌邪恶,是未名状突破结界的猎食手段。结界内被未名状同化的生物越多,显然就越方便被侵蚀。而结界内除了被同化的东西已经还有一些混沌中立的生物,我愿统称为镇民,祂们会自发维护小镇的规则,同时通过判断误入者的被侵蚀程度来决定他们的去向。比如超过60%就驱逐到未名状时空,低于40%就扔回现实世界,介于二者区间且状态稳定可以考虑吸纳为“镇民”。可能因为低于40%污染就无法自发蔓延,就不会把未名状引到现实去,所以主控才能逃走。
总而言之,要逃命的话要么全程不观测,要么在观测的时候抓住污染还没蔓延的时机找到能跑路的规则。
玩过
写在开头:值得一玩!虽然开多结局看广告有点麻烦,但素!值得!刷完全结局真的又爽又麻,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咂摸出一点诡密的味道,余韵十足,回味无穷!
以下涉嫌剧透,慎点!
全结局解锁。来写点个人理解!
在摸索着打n周目的时候我一直在补充自己对“水箱”的认知。
结合几个结局,我感觉水箱是一种五维生命体,所以祂可以像我们剪辑视频一样去剪辑时间线。时间线看做一条条管道,此时的主角与实验员就变成了管内的生物,众人眼中的“水箱”更像是祂的一小部分,无意中掉落入最初始的时间线。随着研究的展开,祂也逐渐接近这一大段在祂眼中几乎算是并行的“管道”——这一点从游戏里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到,主角看到自己或接触“自己”留下的痕迹,同时实验报告上可以看到有同一个小A同时处于不同时空。祂接近这段时间线后开始尝试把“我”所处时间线和其他相似时间线进行“剪辑”,同时祂也可以抽取一些空白“管道”进行拼接,这部分空白内容就由当事人的记忆自行“渲染”成型。电话接通其他人也是出于祂把“管道”横向链接的实验而出现的,“我”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选择和摸索其实就是由于祂的不断“剪辑”使“我”触碰了超维度现象后,不断突破自身认知从而促使了“管道”内部的“渲染”更新。🧐呃感觉写得有点绕口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被看懂😥
就是说,与其看做“水箱”在蚕食时间线和以人的记忆精神力为食,倒不如说祂这么做其实没什么特别理由,可能只是随手为之或者处于一种恶趣味。毕竟就像人类走在路上也不可能会特意去避让蚂蚁,小孩子用些无聊手段捣毁蚁窝的也不在少数,又怎么不能认为祂只是漫无目的地作为呢?
个人唯一疑惑的是在查看实验报告的时候那个箱子,锁着的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