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露谷物语》首次联动国内游戏,为什么优先选了《无限暖暖》?
做点让自己开心的小事。“我觉得应该有更多游戏带着一种魔法般的、纯粹的、理想化的风格,甚至是卡通化和天真的感觉……而不是总是黑暗、写实、残酷的。”近十年前,一位玩家曾在Reddit上向《星露谷物语》的作者提问:“你觉得现代游戏里应该重新拥有、但现在缺少的东西是什么?”,而游戏作者ConcernedApe,亲自向TA留下了上述这段文字。在他的理念中,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承载理想化生活的容
日本独游开发者入驻中文社区,结果被中国玩家的热情吓傻了
前段时间,神仙辈出的独立游戏圈子里,又杀出来了一匹黑马:《Öoo》。一人成军的开发履历,99%好评的惊人战绩。一款完美的银河城游戏该有的内容,都被浓缩进了《Öoo》两小时出头的游戏流程里。知识锁、软性引导、各类花里胡哨的小技巧,配合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游戏精简的玩法机制巧妙结合,堪称一部新时代的关卡设计教科书。而在游戏的Steam商店页面里,中文评测几乎占到了一半。各位中国玩家毫不吝惜赞
快熬不下去的国内牌店,终于等来腾讯的“大手”救场
八月的第一个周末,北京北投公园内的三家牌店,个个人头攒动。到场的大多数人,都是来参加《符文战场》的首场新手教学活动。《符文战场》是拳头基于《英雄联盟》IP推出的全新实体卡牌,这一天正式在中国发售。200米范围内的3家牌店,全都开设了相同的活动,其中两家都有约40人报名了32人的活动,只能在现场开设补录通道;另一家座位较少的牌店也坐得满满当当。另一场现开赛的比赛现场同一时间在上海举办的Chi
【白夜谈】英雄无敌还真是少不了主城
不久前,发行商HoodedHorse公开了一个好消息:《魔法门之英雄无敌:上古纪元》的测试版获得了在Steam上的愿望单数量已超过100万份,也是本次Steam新品节的试玩第一名。考虑到英雄无敌系列上次推出正统续作还是十年前,不少人都一度以为系列已经凉了。“上古纪元”作为正儿八经的系列新作,这次的喜报足以让“英雄无敌”系列的爱好者们为之一振。从Demo版的体验来看,这次接手的开发团队Unfro
一款平淡的「送信游戏」,刷新了海外玩家对于「页游」的认知
传统页游已经淡出主流视线很久了。虽然在国内,某种程度上作为页游传承者的“小游戏”成为了这两年最大的市场增长点,但在国外,这个风潮还并不为玩家熟悉。所以,当有一家工作室突然发布了一个很精美的“大”页游时,不出意外地获得了很多赞叹与关注。这家工作室名叫Abeto,前几天他们发布了一条推文,附带一条游戏视频,文中只简单地写了一句话:“你有没有梦想过拥有一份,可以给一个小星球上居民送邮件的工作?我们也
“倒退十年”的《战地6》,创下了历史新高
回来的感觉真不错。单论首发表现,《战地风云6》就已经创下了多个历史记录。发售不到一小时,《战地6》的Steam在线玩家峰值便突破74万人。这个数字超越了《战地》系列在Steam上所有其他作品在线峰值的总和(第二名《战地5》为11.6万),超过了曾红极一时的免费大逃杀游戏《Apex英雄》,在Steam的一众游戏里也能排到第14名。作为今年最佳射击游戏的有力竞争者,《战地6》似乎走出了前作《战地
《哈利波特》同人文卖出300万美元版权,亚文化再次加速“上桌”
真的不能堂堂正正地把两头都占了吗?把时间回拨到十多年前,当时的小说《五十度灰》,在各种意义上都是欧美流行文化中最火热的话题。外媒报道里,国民级IP《哈利·波特》都被拉来对比:前者在英国的销量,已经一举超过了后者。而如今,《五十度灰》和《哈利·波特》,又在这个“同人文下海”这个话题下再次发生了奇妙的关联。上周,传奇影业以超过300万美元的巨额交易买下了作家SenLinYu小说《炼金术士》(Al
为什么游戏越来越不愿意公布配音演员了?
国乙界声势最浩大、持续一年多的“维权”,终于还是落下了帷幕。8月30日,《恋与制作人》官方发布消息,宣布与配音演员(下称CV或声优)吴磊结束合作。此前,他担任游戏内角色“李泽言”的配音长达八年。复盘整个事件,其实不算复杂。从2023年以来,吴磊因为身体和心理因素,配音质量并不稳定,种种因素叠加,部分游戏玩家对其业务水平表示不满,最终影响到相关配音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今年开始,游戏内就该情况和
十年前为催泪神作众筹的中国玩家,还没等来回礼
撒手离场的游戏官方,绵延至今的众筹噩梦。想象一下,多年以前,你玩到了一款心仪的游戏。如今正值这部作品的十周年纪念日,官方发起了众筹活动,承诺将提供一系列未来很有可能绝版的限定周边。心动的你当然也参与了众筹,满怀期待地等待发货。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你始终没有等来自己应得的回报。你不死心,每年都坚持联系官方反馈问题,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就连十周年众筹项目本身,也即将迎来属
20 年前这种俗气科幻图,为什么成了今天年轻人的审美白月光?
千禧年复古潮流,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从穿搭到CCD相机,怀旧几乎成了一种周期性的文化现象。然而,最近却有一种格外特殊的、属于千禧年的东西,再次奇异地闯入大众视野,并火了起来。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像QQ秀、小零食、喇叭裤那样依附于某件具体的童年旧物,而更像是一整套难以言说的审美体系。或许很多人没办法聊明白它的特征,但只要瞥上一眼,往往就会忍不住感叹一句:“这图小时候抱过我。”饱和度极高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