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讽为“幼稚”的JRPG剧情,却在现实中上演了
本文涉及《女神异闻录5》以及《暗喻幻想》的剧透。如果你没有玩过《暗喻幻想》的话:这款游戏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国王去世后,王子遭到暗杀,王位空悬,国家动荡不安。深受歧视的主角在伙伴们的帮助下,与一众觊觎王座的候选人展开较量,并最终揭开真相荣登新王宝座。作为去年获奖无数,并拿下TGA“年度最佳叙事”奖项的JRPG大作,《暗喻幻想》在国内玩家间的风评一直有些微妙——抛开游戏技术层面的不足以外,不少人
电驴车标被社会青年当成“硬通货”,正在全国遭遇大失窃
九号是一个国产两轮电车的品牌,其特点是智能化。这些年间,靠小米生态链的流量成为了行业里的新势力。销量也挺高的。但即便如此,你应该也没怎么见过它的logo。因为你确实很难看见它。字面意义上的。九号电动车的车标,非常非常容易被盗。这是任何一位九号车主都需要面对的事实:近些年来,九号车标似乎被一个神秘的怪盗团盯上了,但凡离开视线俩小时,车标很快会随风飘散,就像没有来过一样。而且只有这个
想坚持做RTS游戏,还是得稳住老玩家?
五一小长假里,我玩了很长时间的《风暴崛起》——就是那款刚推出不久,被一些老玩家们戏称为“《命令与征服》精神续作”的RTS游戏。虽然RTS,也就是即时战略游戏,向来都是小众、冷门、高门槛的代名词,不过最近这两年,可以看到不断地有此类型的新品问世,而且它们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做减法”。最近的例子要属上个月同样开始宣发的《星战王牌》(Battle Aces),这款由《星际争霸2》前制作人
Win11的更新,给20年前的GTA带来了新BUG
Silent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游戏MOD作者,同时也是专攻逆向工程的游戏开发者。他平日里最大的乐趣便是为那些旧世代的经典游戏制作各种MOD和修复补丁,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包括帮助玩家们解决各类稀奇古怪的BUG。比如最近,Silent就收到了一份令他颇感费解的BUG报告——有位使用了他制作的原版《GTA:圣安地列斯》修复补丁的玩家反映,在系统更新至Windows11 24H2版本后,游戏内的水上飞机S
主创去世后,他们的游戏在“抄袭”骂声中狼狈发售
原本,《无罪之庭》或许会像许多默默无闻的独立游戏一样,没有多少人在意,也没有多少人关心。但在游戏发售前,《无罪之庭》身陷抄袭风波,“像素级复刻《逆转裁判》”是它背负的主要骂名。TapTap上有玩家发起了投票,71.8%的网友认为这部作品脱离了致敬的范畴,踏入了抄袭的领域;游戏发售后,《无罪之庭》发布于B站的官方宣传片被多次举报下架。根据游戏制作人话龙的表述来看,他们没有收到所谓的版权方卡普空发
国产独游“遭上市公司抄袭”?相关人士:可能只是调研测试
《莎拉的黑店》是一款2024年11月上架的独立游戏,主打轻度策略和养成经营,游戏目前还处于EA(抢先体验)阶段,根据官方此前公布的计划来看,距离彻底完成还要大半年。游戏虽然还没做完,但靠着独特的画风和玩法,加上制作组的更新频率一直很稳定,《莎拉的黑店》在Steam上的评价已经过百,总体“特别好评”,还拿过不少独立游戏赛事的奖项。然而到了4月15日,《莎拉的黑店》制作组在小红书突然发布求助,表示
展览预约丨少女前线九周年纪念展,“欢迎回来,指挥官”
5月17日至24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将举办“溯源回归”——《少女前线》九周年纪念展自2016年公测以来,《少女前线》已经陪伴指挥官们走过了九个年头。5月20日,《少女前线》也将正式登陆Steam平台,续写格里芬新的篇章。借此机会,我们准备了一场回顾游戏九周年点滴历程的展览,带领大家重温九年来的成长、记忆与感动。展览将以不同的展区,串联起《少女前线》指挥官们独有的记忆轨迹,并呈现制作组在游戏
聊聊《33号远征队》的战斗体验:在回合制里做快慢刀,这对吗?
作为一名编辑,我一直觉得最难撰写的稿件是“编辑体验跟大众体验产生偏差”的游戏评测。就比如某些游戏的剧情部分,媒体一片叫好,但到了游戏真正发售那天却惨遭玩家差评轰炸的;当然也有可能反过来,编辑体验不好的游戏,反而最后得到了玩家的倾心,让你不得不思考究竟是自己的判断出了失误,还是大众的口味变化太快。对我而言,昨天发售的《光与影:33号远征队》要属于后者,目前游戏在Steam的好评率为94%,评测网
游戏博物馆5月预告:一起在游戏中劳作!
进入2025年5月,游戏博物馆将持续给观众和玩家朋友们带来各种展览、活动。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电子游戏博物馆。博物馆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游研社承办。馆内设置有常设展区与临时展区,展览面积约1500平。其中常设展区分为“电子游戏的起源”“主机游戏的兴起”“电脑游戏的繁荣”“中国游戏的发展”四部分,临时展区还将不定期举办各类游戏相关主题展览和活
因为一个机翻错误,「李玲玲」成了留学生圈内最知名的女人
一个平平无奇的女人,「李玲玲」,无疑是现在留学生学术圈内最火热的角色。虽然她并不是位知名学者,也没在近期做出过什么伟大的科研贡献。甚至并不真实存在。但她却如幽灵一般,盘旋在每个学子的电脑上,支配着每一篇论文。是的,这并不夸张。因为只要你阅读外文文献,就很难不看见她的身影。她是所有论文的作者,是每篇文档的题名,穿梭于各大外国学术网站。以至于,现在的学生们开始用「阅读李玲玲」来指代“读论文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