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_曹操
修改于2020/03/291812 浏览政史人文地

屠魔的少年终成了魔?
曹操年少聪慧,性格任性好侠放荡不羁,因此年少便经历坡多起伏,人生忽升忽贬,直到黄巾起义突遇董卓之变,不得不散财举兵以救汉室,讨董联盟见人心叵测,一腔热血也惝恍迷离
几经波折,再遇汉帝却已不是当年的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了口诛笔伐的逆贼。
他是否也曾真心想要匡扶汉室,把这一切归都还给朝庭,但汉室的无能颓腐让他彻底失去了这个想法,做了无数人口中的“汉贼,逆贼”,但曹操直到死去时,他的身份却始终是为汉臣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登位,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出生】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年少受评】
曹操年少时机智聪慧,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受到许劭、乔玄、何颙等人的高度评价
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都城,是皇亲贵戚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任顿丘令。
178年曹操因堂妹夫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汉室腐败】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反为宦官所害。
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满朝,而忠良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灵帝采纳。
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大破黄巾】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提为骑都尉,受命带兵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
当时正是东汉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又有西北金城郡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散财起兵】
189灵帝驾崩后刘辩登位,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召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然而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
董卓进京后,废帝又立,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曹操不愿为伍,逃至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讨董联盟】
(190年)袁术等人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
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劫掠人民,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
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稳固势力】
(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
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
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又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
(193年)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十余城。
【征战吕布】
(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杀害 ,曹操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
陶谦退守郯县,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超,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
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后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和东阿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
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迎回汉帝】
(195年)曹操整军再战,三败吕布,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迁都许县,后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197年)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
【攻破吕布】
(198年)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 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张辽,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为了应对之后与袁绍的战争,曹操预作布置,命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北海等地,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
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刘备在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
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袁术北上不得,呕血而死。
(200年)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于是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刘备以徐州叛 ”因此,曹操决定东征刘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攻伐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有军队数十万人 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
(200年),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物资远不比袁绍。 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
袁绍大将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曹操亲自率兵,先进军延津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迅速赶往白马,沿黄河西撤。
袁绍闻知,立即命文丑、刘备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 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文丑。 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 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皆被曹操以设投石机、挖掘沟壑之法破解。
【奇袭乌巢】
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
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夜宿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
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心生悔恨,而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
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
而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因此少量援兵救援乌巢,而以重兵围攻曹军营地。
由于曹军营地营垒坚固,乌巢先被攻破,张郃、高览等人率部投曹,袁军溃散,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
(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不和,发生火拼,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害怕,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城中斗志崩溃被曹操攻破。
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205年)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远征乌桓】
(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也为了彻底解决乌桓问题,决定远征乌桓。 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
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时正雨季,道路积水, 八月,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
二军相遇,乌桓军势甚盛,曹操登高瞭望,见乌桓军虽多,但阵势尚未摆好,遂命将自己的持麾授予张辽暂用,张辽指挥先锋部队,向乌桓军发动猛攻。
乌桓军大败,单于蹋顿也被临阵斩杀。曹军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位极人臣】
(208年)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七月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 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赤壁兵败】
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吞并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组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与对方隔江对峙,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假称投降,至离曹营二里时,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
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措施,稳定内部,三下求贤令
(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遣钟繇率大将夏侯渊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关中自此平定 ,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
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受封魏公】
(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同年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加封魏王】
(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217年)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215年)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217年)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218年)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向汉中发动进攻,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曹军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
同时,边塞硝烟再起,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
(219年)刘备自阳平关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斩杀,曹军大败。
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军与刘备军相距数月,无利,遂放弃汉中。
(219年),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长安。孙权又在围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
【擒杀关羽】
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
八月关羽在洪水泛滥时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曹仁率军死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
曹操接到书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又派兵增援徐晃,经过恶战,关羽败走,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之,襄樊战役结束。
【英雄暮年】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上书劝其代汉,曹操手下群臣也乘机劝曹操登位。
曹操自己却并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
(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新年元日曹操洛阳设高台歌舞相庆】
【视频选自军师联盟第2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