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挑灯看剑》

修改于2021/08/08834 浏览石鼓书院
TapTap
收拾好心情,我们向着附近县城出发。天幸也,我们遇到了吏部尚书辛弃疾和他带来的数千人马。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和清照姐是同乡,能文善武,性情豪迈。当初,清照姐为了让我留下辛弃疾,天天在我耳边吹枕边风,我吃不消她的温柔攻势,就召见了辛弃疾,其实也是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青年俊杰值得清照姐这样推荐。在见到辛弃疾后,我才知所言非虚,此人仪表不凡,身材雄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在一番交谈后,我更是叹服,稼轩腹有经纶,才华横溢,言谈举止间让人如沐春风,于是我任命辛弃疾为吏部尚书。
辛弃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在京城任职吗?带着几分疑惑,我们和辛弃疾的人马汇合了,辛弃疾行过礼后便向我说明了一切情况。原来,这一切是丞相萧何的安排,丞相在调查内务参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联系到最近的刺杀事件,当即锁定了上庸的熊知府。萧何与掌管官吏大权的吏部尚书辛弃疾两相交谈,觉察出朝廷的叛党可能会在上庸展开行动。危难见忠臣,辛弃疾请求带领军队赶去上庸,以防不测。萧何见辛弃疾一片赤诚之心,就同意了辛弃疾的请求。黄忠从辛弃疾口中得知此事后,震惊万分,拨给辛弃疾数千士兵先行,自己领大军随后而至。
PS:
一般而言,丞相是没有调兵权力的。当然了,有一些权臣如汉相曹操之类的,他们是有调兵权力的。我这里剧情安排丞相萧何在关键时刻有权力作出部分国家决策,但是调兵之权还在中央将军手中,所以需要请黄忠协同处理叛党。
当丞相权力过于集中时,很容易滋生野心,然后造反,所以在游戏里,你会发现丞相野心大是很容易造反的。
TapTap
“叛党渗透了军营高层,并派遣了一队人马入城意图作乱,不知道稼轩是否早有准备?”。其实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我也不知道辛弃疾到底行不行,先试探地问了问。
“陛下放心,丞相与我讨论过了,上庸官员是被熊昌翰和朝中的另一位重臣所迫,这些官员各怀心思,有见风使舵的,有被抓到把柄受到要挟的,既有蛰伏其中的忠臣,也有部分野心勃勃的顽固分子。丞相据此定下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趁着叛党尚未集结时伪装成敌军,以闪电般的速度,击杀藏匿在军营中的奸细,收编叛军。临走前,丞相已经把敌人在军中的间谍名单交给我了。陛下,请看!” 辛弃疾详细地地讲了此次叛乱事件的来龙去脉,看样子是成竹在胸。
“太好了,原来丞相早有安排!”我大松一口气。
“叛党已经去往上庸城,我们这数千士兵正好可以伪装成他们,返回敌军大营,暗中控制军中的间谍,收拢军队,再清理叛党”辛弃疾面对眼前的局势,冷静地做出了判断,并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甚好,就这么办...等等,可是...”我本来是要答应下来的,只是眼角一瞥,看到了滢儿姑娘。她一直盯着我,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带着一点期待,又伴着微微的失落。我这才反应过来,还有她师父的事情。
“敌军虽众,不过是乌合之众,今可一战而定,不知陛下还有什么顾虑?”辛弃疾并不知道阎梅女侠的事情,只当我是在畏惧敌军的数量。
“稼轩有所不知,事情是这样...有赖阎梅女侠和侍卫托多相救,朕不可弃之不顾,实在为难!”我只好把阎梅女侠为我断后而陷入困境的事情告诉辛弃疾。
“江湖之中竟也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女子,臣素来敬佩这样的侠义之士,陛下放心,臣已有有主意。”辛弃疾听完后,大受感动,稍一思考,便想出了一条方案。
“稼轩快讲” 我催促道。
“臣愿亲带50名精锐士兵,夜闯敌营,擒拿叛徒,以制造混乱,陛下可带领这些人马救援阎梅女侠。”辛弃疾说道。
“这样风险太大了!50人闯营,闻所未闻。”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疯狂的话出自于一个书生之口,非常吃惊。
“陛下不用担心,黄忠将军马上就到了。我们现在只需要探清敌军虚实,制造混乱,拖延时间就行。50人不多不少,人马太多反而束手束脚,敌明我暗,此次夜袭敌营虽然惊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危险。江湖中人尚且如此侠义,我们又岂能落后,求陛下成全!”辛弃疾言辞激昂,但也不乏严谨的战略分析。
“就依弃疾之言。”面对这样的言辞,我只能应允。
TapTap
TapTap
我们与辛弃疾兵分两路后,迅速带领军队赶往上庸城外救援阎梅女侠。就在赶去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托多,托多身带重伤,一见到我们就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也是在这个时刻,四周突然出现许多人马,将我们团团围住。我们又中埋伏了,我心里再次叫苦,敌人也太狡猾了,原来是故意放走托多,好让我们进入埋伏圈。
没有办法,面对早有准备的敌人,我们只能且战且退,用人命去换取撤退的时间。滢儿姑娘一直跟随在我身边保护着我,不让我受到敌人伤害。看到这样的滢儿姑娘,突然有些感动,但更多的是心疼。断后的众人中,只有托多一人脱身,她的师父怕是凶多吉少,女孩该是多难受。
所幸敌人数量并不多,我们在付出了1000余士兵的性命后,终于逃离了埋伏圈,退到了安全位置。夜色已经很晚了,我们只好就地扎营,等辛弃疾和黄忠到来之后再做打算。
第二日,辛弃疾得胜归来,还捉住了一个叛徒,可惜的是叛徒在路上服毒自杀了。看到辛弃疾和他的队伍时,我不禁感慨辛弃疾的军事天赋,这样的战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恐怕霍去病之才也不过如此。在庆功宴上我与辛弃疾谈了很多国家的军事问题,辛弃疾说到了当前国家的军队素质太差没有战斗力,他有着弃文从军的想法,打算建立一支特别的军队。在庆功宴上,我可能是多喝了一点酒吧,一时间豪气干云,准许辛弃疾弃文从军,组建精锐军队,我还把这只精锐之师命名为“飞虎军”。
PS:
这个月用的是“点兵沙场”策卡,这里还对辛弃疾用了“杯酒释兵权”的技能。
写在后面:
辛弃疾并非科举出身,是耿京看重他的才华因而得以一展身手。这里我安排李清照推荐辛弃疾,既是照顾历史,也是一点脑洞。(同为山东济南人,自然要扯上一点交集)
辛弃疾身上有一股燕赵侠义之气,年少读书、习武,喜欢结交朋友,曾想做一名平定四方的侠义之士。这里剧情安排辛弃疾对于阎梅女侠的侠义行为感到钦佩,因而改变作战计划,也是性格使然。
辛弃疾22岁时曾经带领50余人夜袭5万人多人的敌营,手擒叛徒,得胜而归。我这里的剧情同样安排了时年21岁的辛弃疾,在夜晚伪装成敌军的样子进入敌军大营擒拿叛党。
辛弃疾曾经组建过“飞虎军”这样的精锐之师,也曾写下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样的豪迈诗词。我这里剧情安排用了《点兵沙场》这张策卡,并将幽州突骑升级版兵种改名为飞虎军,也是暗合此意。
辛弃疾曾经...
不说了,你们自己去了解相关历史和他的诗词吧。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