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周年庆为啥一定要强推线下活动

修改于2021/09/29353 浏览综合
——————
话说在前头:以下所有内容均为我个人“好为人师”旧疾发作,手痒难耐,主观臆断强行分析一波。仅供参考。
各位看客有不同意见就说,说出来大家讨论。
拒绝任何戴帽子、阴阳怪气和人身攻击行为
ps:长文警告,没耐性没时间的可以赶紧撤退了。
——————
这点原因从米游社一开始的整风就能看出来一点端倪,那就是:官方想把原神这个产品做成一种文化
在游戏评价褒贬不一尚未大火的公测初期,米游社官方社区里面就活跃度很高了,且几乎全是二创、同人、cos、手工……之类的游戏相关,早些时候甚至连正经的游戏内容讨论和攻略都难得见到,向官方提出反对意见的帖子则是删得飞快。如此欣欣向荣四海升平的和谐氛围,甚至让我怀疑是花钱请人来发帖的。而目的就是想要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而周年庆强推线下活动,也是想创造出“原神已经出圈”的氛围,给参与活动的玩家留下“全社会都在讨论原神”的印象。
把品牌做成文化”其实是相当高端的策略,说实话我是很欣赏的。举个成功案例就是“魔兽世界”。这可是赚了大钱的品牌。
魔兽世界这个ip,各位作为游戏玩家,应该多少都有听说过。当一个游戏世界足够宏大足够真实,有了足够多的细节,就自然的有了更多玩家自发的二次创作,游戏也就有了生命,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当有人在放映魔兽电影场次的影院里面喊一句“兽人永不为奴!”可以一呼百应,不认识的人都会跟着起哄。甚至这么多年过去,魔兽已经冷却,当年的玩家都长大,开枝散叶进入了各行各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成了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但一个妈妈因为自己孩子的事情在论坛上发的求助贴,依然能很快得到来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的响应和无偿援助,结果连警察都不太好管的一个未成年针对另一个未成年的犯罪行为,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之前,就被众多网友联手直接掐灭了(b站文爱事件)。这一切只因为大家头上都永远挂着一个“WOWer”的头衔。
这就是文化氛围。
一个产品做到这种程度就算是真的有了“生命力”,就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说白了就是更赚钱)。
甚至哪怕是一个死在了半路上,没能成功的案例:“九州”,最后也衍生出不少周边影视剧作品,算是创造了一小波价值。可见产品做成文化的强大作用。
米哈游显然也想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想要原神这个游戏能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现象。
这个策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米哈游努力的方式是反过来的:先在官方社区营造出来一种“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在讨论原神”的热烈氛围,然后期待更多玩家被这个氛围影响,并加入其中,最后圈子扩大到出圈。
比如“原来你也玩原神”的广告,就明显带着这样的信息,想要告诉你“玩原神的人其实很多哦~”、“在哪里都可以跟人聊原神哦~”
但其实原神当前并没有火到出圈。哪怕被央视点过名,哪怕海外登顶好几次,但其实始终离“社会现象级作品”这个评价还差点距离,始终还是个小圈子。诚然原神是这个小圈子里面的精品,画面好音乐好,部分支线剧情细节出色韵味足,但自己尚未出圈却想要强行制造出已经出圈大火的氛围,无异于揠苗助长,最后只会让圈子内氛围更狂热,而圈内氛围和现实的落差导致圈外人更不理解,更加难以吸收新人入圈。
从产品到现象到文化,这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是一个单向的演化过程。不是说产品够好就一定能形成文化,但一定要先有一个足够好的产品,才可能有后续的故事发生。说得鸡汤点,这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过程,而不是反过来,先捉一堆蝴蝶放在花边上把花给催熟。
比如近年忽然开始流行的“让学”,如果不是《让子弹飞》中的诸多讽刺如此精妙,现在能有这么多人搞二创,进而引发讨论,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么?
如果反过来,有人想要搞个“笑学”来炒火《你微笑时很美》,并且花钱请了好多人过来搞二创,到处发帖玩相关原创梗,结果会如何?铁定凉。因为这片子本身就没有值得深入讨论的内容。
原神当然比《你微笑时很美》是要强很多的,但如果强行想反过来自己制造文化氛围,而不是让玩家中自然生成文化氛围,一样也是走不通的。
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找几个厉害点的主线剧情编剧。你要是所有主线都有“神樱大祓”那种水准,还愁没文化氛围?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