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的崛起兴衰编年史

2022/12/071577 浏览综合
初,远祖轩辕徙我民于白山黑水,时天有神鸟曰肃慎,我民因以为国。昔武王克商,道通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我国献楛矢石砮以朝,始通中国。
复历十一世,传于肃仲条,是为恭王。时周室衰微,天下有变,恭王厉兵秣马,有逐鹿中原之意。昔武王伐纣,微子抱祭器归周,箕子远遁蛮荒,是为箕子朝鲜。恭王三年,我军东出伐箕,箕人莫能相抗。四年,灭箕子朝鲜,迁其宗室,我国遂有辽东。九年,恭王薨,朝野震动,宗室诸公子遂生乱心,有列阳君、朝鲜君、王险君三公子裂土争位,国家倾颓,分崩离析。内有诸公子同室操戈,外有山戎东侵,国家危在旦夕。
越十年,列阳君肃叔笏荡平宇内,继承大统,是为德王。德王戎马出身,英武善战。德王四年,辽东一统,莱国内附。八年冬,破山戎,取辽西之地。十三年冬,复克山戎,山戎王自刎殉国,我遂并有两辽。次年春,燕军入寇,会战于卢龙之野,我军略胜一筹。自此保境安民,休养生息,十余年无兵戈矣。
德王二十六年,武备精熟,复起兵西进,灭孤竹国,剑指蓟北。燕疑惧我国,再起兵戎血战三年,我军破燕都蓟丘,燕候恐惧,弃城而走,我军始入中原。三十六年,德王薨。
世子肃泊瀛即位,是为敬王。敬王继先祖遗志,南下伐燕,尽取蓟北之地,四年,灭毛国。五年,灭蓟国。我军尽入关内。敬王九年,燕刺客潜入辽东,敬王遇刺而薨。
世子肃季洛即位,是为雍王。雍王深恨燕国密刺之仇,举国伐燕,雍王四年,我军破燕,燕王城破前夕,自刎而亡。七年冬,破霍国,并有燕南。八年夏,灭邶国。莱国背我投鲁,伐之,我军沿海路南下,入胶东。十四年秋,灭纪国。十六年夏,灭州国,继而灭莒。纵观山东半岛,我十有八九矣。二十二年,雍王薨。
世子肃季宅即位,是为英王。英王生逢多事之秋,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倾颠。英王元年,齐鲁联师伐我,我军克杞邑、纪城,鲁军陷向邑、莒城。互有攻伐,伤亡十数万之众。英王五年春,代、齐、薛、郭、鬲五国合纵攻我,英王勉力支撑,破解合纵。八年,卫齐联师伐我东西受敌,危急存亡。我军败绩,英王孤注一掷,放弃边邑,遣孤军沿河南下,深入卫境,直扑朝歌。卫军回师已然不及,卫公恐惧乞和。英王棋行险招,力挽狂澜,我国崛起,已势不可当。英王恨代曾为合纵长,险使我社稷不守,于十二年灭代国,代王自尽。诸侯见代被灭,抱团自保,邬、殷、郭、鬲、齐五国再次合纵。同年十月,我军打破临淄,齐王登城御敌,力战而死,齐国灭亡。十三年春,灭殷、鬲,两国,邬国投降,合纵解散。十四年,吞并邬国。卫、共擅起边衅,交战数年,十九年夏,大破共国,共侯自知将亡,自焚于宗庙。英王二十年,迁都于信都。我民世居蛮荒苦寒之地,自英王迁都信都始,我民脱离苦海,国中咸道英王之政。二十一年,灭肥国。二十七年,卫国内附。我国睥睨诸侯,天子震怒。三十四年,周天子王师来伐,英王大合诸侯,计我国、大荔、卫国、许国、赵国五国合纵攻周,打破洛邑,周天子西奔。周鲁联合,又败,周室一蹶不振。三十九年,我朝司马毛霜劝降宋公,宋公面斥毛霜,举国抵抗。秋,我军破宋军于商丘之野,同年商丘失守,俘杀宋公,夷其宗室。唇亡齿寒,鲁国亦亡。四十一年,英王登基称帝,是为英帝。英帝南征北战,纵横四海,保境卫民,开疆拓土,英明神武,实乃我朝之福。四十三年,英帝崩。
太子肃伯屯即位,是为哲帝。哲帝四年,我军围镐京,周境狼烟漫天而无诸侯救兵至,周天子计无所出,开城投降。哲帝逐其于小邑以守宗祠,迁九鼎而还,周朝灭亡。七年,哲帝迁都于洛邑,天命所归。十年,整军西出函谷关,交战三年,攻破雍城,秦王自刎。然天有不测风云,哲帝正欲统一四海宇内,忽染重疾,十四年,哲帝崩。
太子肃潭即位,是为武帝。武帝奋六世之余烈,承恭王、德王、敬王、雍王、英帝、哲帝之志,挥师统一天下,武帝五年,大荔国除。武帝六年,梁国除。武帝七年,云朔国除,北方一统。武帝联吴伐蜀,水旱三路并进,蜀道阻且长,历时五年,武帝十二年,蜀国除。十三年,绞、庸国除。十九年,息国除。我军五路并进,直扑吴都姑苏,吴王逃奔汉津。二十年,我军下汉津,吴国除。
自我肃慎恭王锐意进取,至武帝一统天下,合七世一百五十五年,计灭箕、朝鲜、山戎、孤竹、燕、莱、州、莒、霍、邶、齐、郭、殷、代、毛、鬲、蓟、纪、唐、鼓、邬、薛、卫、九、鲁、宋、共、肥、周、秦、云朔、大荔、梁、蔡、庸、韩、蜀、许、息、吴四十国,建立肃朝,九州归一,千秋万代。
最后说一句,这游戏真上头[嗒啦啦2_真香]
23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