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巡是巡洋舰?——浅谈舰种分类与科贝特的“工具理论”
修改于2020/08/23332 浏览史海钩沉
参考: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7235-1-1.html 战列舰论坛 @LeSoleil

——“为什么英国的是战巡,德国的却是大巡呢?”
——“沙恩、德意志到底是什么东西?”
——“阿拉斯加不是战巡吗?”
......
我先把常规答案放出来:谁建造的谁起名。但是,我想在这里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更加严谨的,并且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回答。
按照wwii最普遍的分类,一个正常的、兼顾制海与舰队决战的舰队,由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然而这样的分类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吗?
从另一个问题讲起:如何证明战巡是巡洋舰?理论上,这是错误的,但是先不管。
战巡是巡洋舰的理由如下:
1,从巡洋舰竞赛的逻辑来讲,战巡是其最终的产物:
相关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5322513293 巡洋舰竞赛的必然逻辑 战列舰吧 @Whitehorsedak

——海军部战后问题委员会报告,1920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以对抗敌方巡洋舰的目的去建造更大更强的巡洋舰,那对方就会建造比自己造的更大的巡洋舰......经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后,最终的产物就是具备对抗战列舰的能力的“巡洋舰”。
2,从功能上来讲,战巡与巡洋舰都强调制大海,并且在美军的战术条例中,战巡、大巡、重巡三者的职能并没有区别:
资料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5095470488 战列舰吧 @Whitehorsedak
......在美国巡洋舰作战指令中,重巡的战术功能有二:一是支援轻型舰艇作战,核心任务是在【外围】(outer cruiser area)攻击敌巡洋舰,而不是和轻巡一道与驱逐舰队近距离协同作战。所谓外围其实就是指舰队部署的前端或后端。

二是组成detached wing攻击敌战列舰队。值得说明的是,美军海战条令FTP 143(A)明确指出:
……The Detached Wing (if employed) composed of 【fast battleships, large or heavy cruisers】 with their aircraft and screen.
1205. Fast battleships are best suited to form a detached wing. However, if sufficient large or heavy cruisers are available, it is desirable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to employ them as a detached wing, provided their number is sufficient to give a volume of fire that would be effective against battle cruisers or the flank ships of a battle line which is engaged with our battleships.
换而言之,美国重巡和大巡在组成detached wing的功能上,与快速战列舰是完全重合的。
3,从起源上来说,战巡直接遗传了装甲巡洋舰的DNA:
资料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5451426954 战列舰吧 @Whitehorsedak
由于细节庞杂,这里只摘出最重要的部分:
......简单的说,朗认为,在良好海况下,巡洋舰能够发挥其高速优势,因此可以集中兵力选择战位,以多打少。在这种情况下,4艘3000吨级速射炮巡洋舰,可以严重毁坏战列舰的无防护区。朗认为,如果战列舰的火力会被巡洋舰的速射炮摧毁,则战列舰就将面临巨大的不利,之后就会变成雷击的靶子。这种威胁对于当时的露炮台舰是真实存在的。反过来,巡洋舰的弱点则是其动力不能被战列舰火力击毁,否则也将面临巨大不利。
基于以上考察,我们便得以理解,朗最初设想的“战列巡洋舰”是何种意涵。
1-速射炮的出现,使得巡洋舰具有了利用速射炮和高速抗击战列舰的能力。而战列舰的(小面积)重甲和(慢速)重炮的价值,相对降低了。
2-1880年代以来的英法俄巡洋舰竞赛,造就了一批大型、高速、装有不逊于战列舰的强大速射炮武备的巡洋舰。在朗看来,他们不仅能够执行传统的贸易保护、舰队侦察任务,而且具有了组建fast wing、在舰队作战中打击战列舰队的潜力。
(私自补充的3:19世纪中叶的海军理论,是约翰·比勒(John Beeler)所谓的“海岸攻击模式”(coast assault paradigm),更加偏重近岸封锁而非远洋的破交-反破交与(可能的)决战,执迷于对陆攻击和近海行动,而不是像风帆古典时代那样在外海上调遣舰艇。当时的战列舰,貌似更加强调对陆作战而非制海,或许这是它们的干舷都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1890年代初,以速射炮为主要武器的大型(防护或装甲)巡洋舰,就被朗视为了第一代的“战列巡洋舰”。
英国第一级从设计伊始就准备投入战列线决战的现代巡洋舰,并非1906年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而是1897年设计的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该级巡洋舰也是英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
简单的说,与此前设计建造的、以对抗法俄大型巡洋舰、保护贸易为目的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不同,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自始就定位为为主力舰队服务的一等巡洋舰,最优先的目标是舰队任何以及【辅助战列舰队参与近战(close action)】,其次才是保护贸易,对抗外国巡洋舰。
在14200吨的强大号(Powerful)与可畏号(Terrible)上,这种军舰的尺寸发展到了战列舰的级别。接下来的几级尽管吨位大多在11000-12000吨之间,但无疑已是一种主力舰,完全能组成一支战列舰队的快速分队。在侧舷安装了表面硬化装甲的10艘克雷西级(Cressy class)和德雷克级(Drake class)装甲巡洋舰最终完成了“消除巡洋舰与战列舰的区别”的转变。克雷西级不仅宣告英国装甲巡洋舰的诞生,英国一等巡洋舰也从此正式具备了战列线作战的能力。塞缪尔·朗最初提出的用一等巡洋舰组建快速舰队攻击战列舰的设想,在英国装甲巡洋舰身上成为现实。就这个意义而言,最初的“战列巡洋舰”观念,在1897年的克雷西级上便已完全实现了。
从此开始,装甲巡洋舰逐步成为一种全能型军舰,不仅能单独行动保护贸易,反击敌巡洋舰,也能作为舰队侦察兵力,还能投入舰队决战,而且其高速和速射炮火力还能有效反制当时对传统战列舰威胁极大的雷击舰。热心于海军未来发展的约翰·费舍尔将其视为未来海军的希望,自然是情理之中。
简而言之,塞缪尔·朗在1893年首次提出的战列巡洋舰观念,借助甲午战争的战例和1890年代前期的装甲技术进步,由英国海军和威廉·怀特在英国第一批装甲巡洋舰上变为现实。1897年起的英国装甲巡洋舰,实际上已经具备后世战列巡洋舰与高速战列舰的一切功能。而这种最新的混同式(科贝特语)和全能式的军舰,随即被先锋思想家约翰·费舍尔所吸纳,和最新的火控炮术进步,共同开启了无畏舰革命。

然后,在1905年1月英国海军部应费舍尔之请召集的战舰设计会议上,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战巡横空出世:

在具体讨论新式装甲巡洋舰的设计时,同样的意思再次出现,强调新式装甲巡洋舰应该利用重炮在远程与战列舰交战,并强调其参与战列线战斗的能力。报告再次指出,这些装甲巡洋舰【就是】打着巡洋舰伪装的战列舰。(这些装甲巡洋舰,或称其为战列舰,就是后来的战巡。)
好了,证明完毕。
——————我是分割线——————
实际上,这些资料证明了战巡是巡洋舰吗?没有。这些资料,尤其是第1&3条,实际上证明的,是战巡具备参与决战、对抗战列舰的能力,并且能兼顾制海。而第2条,实际上在强调重巡参与前卫战、并作为前卫战的核心对舰力量的功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重巡承担的职能和战巡没区别,而战巡又是战列舰,那重巡不就等同于战列舰了?
口径?阿拉斯加的主炮为12in,大于沙恩的11in,然而仍然是巡洋舰。
吨位?参考CA2D那个怪物。
所以,接下来,我将基于科贝特的“工具理论”简要阐述一下另一种命名法&分类法:
科贝特认为,他所看到的舰队的本质结构似乎仍延续了18世纪中期安森勋爵(Admiral Lord Anson)所作的定义:一个由战列舰、巡洋舰与轻型舰艇组成的“清晰的三层结构”(clearly apprehended threefold constitution)。其中,战列舰提供“对制海权的保障”,巡洋舰既要运用制海权,也要在战列舰队中支援战列舰。科贝特认为,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直接保护海上交通线——“运用制海权”。他甚至说,“如果敌人没有战列舰队进行干涉,我们只用巡洋舰就可以运用制海权。”但问题在于,如果敌人拥有这样一支战列舰队,我方的一些巡洋舰就必须被派去支援我方的战列舰队,尤其是去充当侦查部队。(注:此时英国还并没有装甲巡洋舰)
对巡洋舰庞大数量的需求同时意味着其战斗力的有限,二者恰为反比。如果是为数量牺牲质量,它们就会被更强的敌舰击败,因此有必要“给予巡洋舰队一定的抵抗能力。”科贝特接着写道:“一旦这种必要性得到认可,就再也没有理由去阻止你的巡洋舰不断提高战斗力。除非人们找到某些停止的办法,或早或晚,巡洋舰与战列舰之间的实质区别将会消失。”这位海军史学家看到,这个曾在风帆时代发生的情况将在他的时代再次出现。无线电的作用强化了他所说的“混同式”(intermediate)巡洋舰型军舰的能力,“为了对付零星的侵袭,一种巡洋舰的抵抗能力将会越来越接近那些最强的军舰。”
科贝特还看到,现代的舰队任务需要包括最强的“混同式”在内的多种巡洋舰。他认为,这是因为“轻型舰艇得到了海战能力(battle power)”——这是鱼雷、陀螺仪与热动机充分发展的主要结果,更是海上战争“崭新的”特征。早先的轻型舰艇被用于执行多种任务,“在最纯粹的意义上表现着巡航的理念(the cruising idea)”,其中包括保护贸易线免遭轻武装威胁,近岸与反入侵任务,以及为舰队传递信件。轻型舰艇可由商船迅速改造而成,“任何装门炮的船都有其用场”。但是,雷击舰及其更大的继承者——雷击驱逐舰(或简称驱逐舰)——改变了这一切,它对战列舰队的整个实用性提出了挑战。“此前,战列舰只有进攻能力需要支援。而新的情况意味着,它也再也无法保障自己的防御。它现在需要一支屏护部队(screening),不仅要阻却侦查,还要阻却攻击。”随着鱼雷威胁越来越大大,防御问题也越来越严峻,需要组建一支“庞杂”(far flung)的屏护部队,其中包括强力的装甲巡洋舰,用于“支援较弱的成员。”
科贝特曾与约翰·费舍尔爵士亲密共事,他知道费舍尔对战略和兵力分配的观念与其后继者们有多大的差别。比起科贝特,费舍尔对未来战列舰效能的看法更加激进。他在1904年写道:
“海军中最进步的思想者和那些具有最丰富海军经验的人逐渐确信,战列舰已经完蛋了(the battleship is really dead)。除了潜艇和驱逐舰,没有谁还需要与一艘战列舰作战,战列舰在未来战争中的唯一作用就是被击沉。无论在白昼还是夜间,没有什么是它们能保障防御住的。”
或许令人略微吃惊的是,这段话是出自一份强调新式全重炮战列舰(就是后来的无畏号)优点的文件里。这个矛盾随即得到解释:“但是,目前提议这种新式战列舰并不仅仅是一艘战列舰,还是一艘优于任何巡洋舰(除了最新式者)的一等巡洋舰。在未来的几年里,不管战列舰会不会被淘汰,她都将会是有用的。她的航速必将使她拥有最大的价值。”(注:有赖于技术进步,无畏号的航速高于此前几乎所有的巡洋舰)
在费舍尔看来,战列舰队承担的海岸防御与近海任务应被转交给装备新式鱼雷的轻型舰艇。在更远的海域里,来自各处基地或在需要时从本土迅速调来的装甲巡洋舰队将保卫帝·国的海上优势不受任何进犯。这些军舰可以对抗敌国可动用的最强的战列舰,而正如科贝特清楚阐释的那样,一旦战列舰队因各种原因而丧失了效力(neutralised),巡洋舰就可以独自运用制海权。相比装备往复式蒸汽机的早期装甲巡洋舰设计,无畏号的蒸汽轮机为其赋予了无可比拟的可靠的机动力和航速,而其12寸主炮则给予其无可比拟的战斗力。
也就是说,在费舍尔与科贝特的眼中,舰队仍然由三层体系构成——战列舰(战列舰与1912年被定名的战列巡洋舰)、巡洋舰(旧式装甲巡洋舰与轻巡洋舰)与轻型舰艇(驱逐舰与驱逐领舰)。随着时间推移,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融合成了一种大型、快速且拥有厚装甲的“主力舰”(capital ship),随即又恢复了传统的称呼“战列舰”,并像过去那样被编入小型舰队。费舍尔和科贝特的幽灵或许会对此微微一笑。
——————我是分割线——————
这三层体系的划分依据,并不是以吨位或者口径为标准,而是回到了安森体系——以其具备的功能为标准。既然以具备的功能为标准,那就不难解决上文提到的“重巡是战列舰”这一矛盾了。
个人脑海中的三层体系,是这样的:主力舰(战列巡洋舰&战列舰&大型巡洋舰&重巡洋舰)-屏卫舰(轻巡洋舰)-轻型舰艇(驱逐舰&驱逐领舰)。其中,战列舰/装甲巡洋舰/战列巡洋舰用于消灭敌方的主力舰与屏卫舰,具备着最强的对舰能力;屏卫舰则用于反雷击以减少mass attack(大规模雷击)对于主力舰编队的威胁,并且进行侦察工作;轻型舰艇则负责反潜、发动大规模雷击。除了称呼不一样,其分类标准与实质内涵,都可以等同于费舍尔体系。
而舰队航空母舰,仅仅是一种采用航空兵攻击而非炮击的主力舰,其本质与原有的战列巡洋舰并没有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进步,海军舰艇上的各项性能指标逐渐向对空倾斜,但是其职能、在舰队中的定位却仍旧沿袭了那三层体系:航空母舰(主力舰)负责扫平一切水面舰艇,驱逐舰(屏卫舰)负责保护航空母舰,各类导弹艇等就相当于“轻型舰艇”,负责在近岸打杂。大黑鱼被纳入了战略核威慑的一环,理论上脱离了海军舰艇原本的职能,因而暂时不计入考量。发生的唯一变化,是轻型舰艇原有的雷击职能,与所有舰艇的绝大部分炮击职能一起被舰载机+导弹这一攻击方式所取代,而防空则交给了更大型的DDG。
换言之,重巡是巡洋舰而战巡是战列舰这一现象的来源,仅仅是历史上命名习惯的延续罢了,他们本质上都是用于对抗的主力舰。不管将得梅因称作战列舰也好,将声望称作巡洋舰也好,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大。但是,有人因为“战列巡洋舰”一词带有“巡洋”二字,就否认了其作为主力舰所天生具备的对抗战列舰的功能,这样的潜台词才是值得注意的。就好比可以讲TRUMP是个烂人,但不能因为他“烂”,干不好活,就说他不是人,对吧?
最后,举几个例子:嘘嘘五舰,各种重巡,阿拉斯加,均是具有对抗职能的主力舰。不过由于各种限制(如吨位限制、造价、工期甚至造舰思路不清晰等),其均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并且都出现了对抗能力不足的情况。然而,这并不能否认它们的本质仍然是主力舰,仍然需要参与同级对抗甚至跨级下打上,而不是所谓的上打下欺负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