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后王氏

2023/10/244 浏览综合
悼后王氏(?―公元前91年),名翁须,字不详,广望侯国(今河北清苑)人,广望人王乃始之女,汉宣帝刘询的生母,史皇孙刘进之妻。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刘进、史良娣、刘据之女同时遇害(非坐诛),王翁须与刘进及皇女孙葬在宣平门(东都门)[1]外广明苑北[2],后追改为奉明园[3]。[4]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庚申日,其子刘病已以“武帝正统”[5]继承皇位,是为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宣帝“比诸侯王国”改葬刘进夫妇,追谥刘进曰悼,王翁须为悼后,史称王悼后,其陵园故称悼园。今址在西安市文景公园,园内封土尚在。
元康元年(前65年),宣帝按天子规格,对父亲刘进上尊号曰皇考,立皇考庙,并增加奉明园民户为奉明县作为陵邑。
本名
王翁须
所处时代
西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广望侯国(今河北清苑西南)
逝世日期
公元前 91年
人物关系
更多
刘进
丈夫
刘询
儿子
刘据
公公
史良娣
婆婆
敬武公主
孙女
邛成太后
儿媳
刘骜
曾孙子
相关视频
01:29
史上最惨的皇孙妃(王翁须)
1.9万播放
相关星图
秦汉时期皇后
共33个词条
16.7万阅读
吕雉
吕雉(?-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汉高帝刘邦之妻,通称吕后、汉高后等,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吕雉早年嫁给泗水亭长刘邦,生下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即位后,吕雉参与诛杀韩信、彭越。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成为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统治期间,尊崇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支持汉惠帝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吕雉屈杀功臣韩信,又重用吕家人,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同时重用宦官,给多个宦官封侯,开启汉代宦官封侯的先河。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吕雉去世,陪葬于长陵。《史记》评价她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极大的肯定。(概述图片来源)
薄姬
薄姬(?-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次年,迎驾入京,尊为皇太后。汉景帝刘启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前元二年(前155年),去世,葬于南陵(霸陵之南)。
张嫣
张嫣(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63年),砀郡外黄县人,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张嫣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公元前192年,年仅十一岁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公元前180年,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公元前163年去世,张嫣去世,终年四十岁,谥号孝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于汉安陵。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历史评价身份变迁家庭成员影视形象TA说参考资料
人物生平
能歌善舞
史皇孙王夫人,是宣帝的母亲,名叫翁须,平民出身。或因容貌姣好,王翁须自八九岁时,被中山靖王刘胜之孙、广望节侯刘忠之子——刘仲卿选中,在其家学习歌舞。
四五年后,王翁须被卖给邯郸人贾长儿,从此与父母不通音信。[6][7]天汉年间(前100-前97年),大约因史皇孙刘进年纪渐长,刘据与史良娣计划为儿子选择服侍的人,故遣太子舍人侯明前去赵国邯郸求歌舞女。年值豆蔻的王翁须因此中选,与另外四位歌舞女一起被贾长儿送至长安,入太子家为家人子。[8]
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到史皇孙刘进的宠爱。但皇孙的妻妾没有名号,都称为家人子。
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因此成为“皇孙妃王夫人”。宣帝出世才几个月,卫太子、史皇孙败亡,太子宫的家人子们都牵连被害,她们的尸体也没能收殓下葬,只有宣帝保全了性命。[9]而皇孙妃王翁须与其夫刘进及其小姑(刘据之女)葬在广明。[10]
本始元年(前73年),王翁须以皇孙妃王夫人的身份被追尊为悼后,其寝园遂称悼园,有长丞奉守。[11]
身后之事
元平元年七月庚申日,刘询即皇帝位。本始元年六月,下诏说“故皇太子葬在湖县,还没有谥号和一年四季举行祭祀的祠庙,要议定谥号、建置陵园及安排守陵民户。”有关官员奏请说:“礼法规定‘做了人家的继承人,就要做人家的儿子’,所以自己的亲生父母就降位屈尊享受不到祭祀,这是出自对祖宗的尊崇。陛下是孝昭帝的继承人,要继承对祖宗的大祭,制定礼仪不能逾限越规。要恭谨行事,依照孝昭帝之所定:故皇太子的陵墓建在湖县,史良娣的陵墓建在博望苑北边,您生父史皇孙的陵墓在广明苑墙北边。谥法说‘谥,就是对生前行为的考实评定’,我认为您亲生父亲的谥号可为悼,亲生母亲为悼后,比照诸侯王的规格建立陵园,配置供奉采地三百户。故皇太子谥号为戾,配置供奉采地二百户。史良娣为戾夫人,配置守坟户三十家。陵园设置长、丞等官职,设置周卫供奉守护。”于是以湖县阕乡邪里聚为戾园,长安白亭以东的地方为戾后园,广明苑的成乡为悼园。都建陵改葬。[12][13]
八年后的元康元年,丞相魏相等人上奏:“《礼》载‘父亲是士,如果儿子做了皇帝,父亲也要以皇帝的标准来祭祀’。悼园应该上尊号为皇考,建立祠庙,在陵园的基础上建立寝殿,按时在此祭奠供享。增加供奉陵户满一千六百家,在此建置奉明县。尊戾夫人为戾后,设置陵园和供奉采地,还要增加戾园、戾后园的采地民户,各满三百家。”于此年夏五月,建立皇考庙。增加奉明园户口设置奉明县。[14][15]
目录
TA说
播报
分享
编辑
在【百度APP-我的】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