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的魔女审判:魔法奇幻×百合×庭审论破×设定系本格推理
08/21674 浏览综合
游戏特点
+融合了弹丸论破+人狼村+逆转裁判部分玩法元素的“魔女审判”;
+被囚禁于岛上洋馆中的十三名形象鲜明、个性十足的“魔法少女”们;
+多样展现的女女关系性,不同组合的百合CP,既有相爱相杀,也有欢喜冤家;
+精致的场景、契合的哥特式美术风格及BGM共同营造出了独特的非日常游戏氛围;
+丰富的人物立绘表情差分及高质量的各个事件CG;
+全程日文语音配音,作为新社独游意外还能看到几名知名声优;
+官方简中,多达20小时的多周目多结局游戏剧情;
-没有云存档,没有steam徽章、steam成就、steam卡牌(这么好的画风不搞有点可惜);
-相对平庸的案件手法,整体推理难度不高,常看推理作品的玩家大都能迅速看出手法;
-在程序技术力上比较弱:无自动存档,相对简陋的游戏UI,最高只能2K的解析度,少量庭审对话的中文字超出了画面界限,个别文字对话与语音没对应上等各种小Bug;
被关押在孤岛洋馆中的十三名“魔女”们
期待着高一新生活的主角“樱羽艾玛”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莫名成为了一名阶下囚,除了一位曾经的初中同学外,还有其他的15岁少女们被共同关在了这座小岛上的洋馆中。
此时一个自称典狱长的歪头猫头鹰带着奇特的怪物守卫出现,向大家说明了之所以将这13名少女们聚集在这座监狱中的缘由。
原来在此被囚禁的少女们都是被认定为有着“魔女因子”,可能变为魔女的预备者。根据典狱长的说法,在精神压力以及极端环境下,预备魔女可能会魔女化,从而出现异常的杀人冲动,因此将众人囚禁于此,除非能找到“大魔女”来破除魔女化的诅咒。
在说明会中不服从管理的少女“希罗”被守卫杀害之后,剩下的少女们只能乖乖听从要求,按作息要求在这座监牢里共同生活……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一名少女被发现陈尸于自己的监牢,猫头鹰典狱长宣告了即将开庭的“魔女审判”。
玩家要在审判开庭前搜集各项证据材料,询问了解相关信息,并在“魔女裁判”中运用搜集到的证据与其他成员们进行讨论,做出推理,寻找真正的杀人凶手,并共同投票决定谁是要送上处刑台的“魔女”……
随着第一位魔女处刑的结束,一位少女发出了质疑,这场囚禁是故意诱发“魔女化”的阴谋。玩家要在这一次次的魔女审判中,一边揭发杀人事件的凶手,一边寻找那个影藏在其中的黑幕……
融合了弹丸论破+人狼村+逆转裁判部分玩法元素的“魔女审判”
这里先提前点明个容易被游戏形式误导的地方:虽然有着类似“弹丸论破”的角色发言转圈圈、虽然也有着弹丸里的论破反驳,但是关于这作游戏中的“魔女审判”和“学级裁判”本质上有者很大的区别。魔女审判只要求大家投票认定出一个能让典狱长信服的死亡原因(凶手),即使它不是真凶又或者得出自杀的结论都不会导致全员处死的情况。所以后续会有人想带偏,但玩家最终肯定还是往揭露真相走。
在典狱长的说明会后,所有成员都被分到了一台专用手机,除了能在这洋馆监牢中互相联系外,还有“魔女图鉴”的功能记录了这座监牢里的各项规定、地图以及各个成员的基本资料。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图鉴内容也会随着艾玛的探查与记录不断进行增添补充。(这个大家在收到新线索的时候要记得再翻看看,有时候线索只会提醒找到前人留下纸条什么的,具体内容还是要到图鉴里看,不然就会漏了些线索的。)
图鉴中罗列的证物会随着每个案件的终结而清理移除,但唯独第一位“牺牲者希罗”留下的钢笔将伴随着整个游戏的三段旅程……
每位魔女候补者所持有的的魔法也将在探查中逐渐记录其中。而在之后发生的案件中,各个魔女的魔法特性也将会成为案件推理的手法可能性之一,又或是成为被指控的嫌疑理由。(主角经典的“没有能力者”)
本作的“魔女审判”阶段里,有着形似弹丸论破的审判与处刑表现;更接近逆转裁判的庭审质询与异议环节;以及本质像人狼村一般薄弱的行凶动机设计(轮到谁当魔女了谁发狂)。
魔女审判开庭后,玩家将以主角的身份针对各个成员在审判庭上的发言,进行询问与反驳,一步步推理出案件的真相,揪出杀人凶手。
同时随着剧情的展开,在进入游戏的二周目阶段后,玩家所操纵的主角在原先的询问、反驳基础上,还增加了通过作伪证的形式来诱导他人的新证言,以及对关键部分提出疑问后加入新证言新证据的论证推进(这部分有些像逆转裁判里的“等一下”发言来要求加入证词)。
在庭审交互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时间的限制,超时将会对讨论当前怀疑的对象进行处刑,有少量部分CG就需要超时结局才能获得。不过由于没有逆转裁判那样的血条设计,玩家可以使用穷举的方式来硬解。(部分反驳还挺整蛊的,游戏中角色自己也会吐槽。)
由于时间限制相对宽裕,正常游玩的玩家一般都能在时限内找到需要反驳的点,即使是使用穷举的方式也大多能在时限内完成。(时限旁边有加速按键,方便玩家在多次尝试选项的时候加速举证人员说话速度。)
不过正由于时间充裕,导致我想要收集齐所有事件CG时,庭审超时的失败CG反而耗费了不少时间。顺便提醒下,庭审超时进入的失败END不像剧情阶段选择那种自带回到上个选项功能的Bad End,只能回到标题界面,所以记得注意找好时机存档。
多周目下的巧妙叙事角度,奇幻背景下的设定系新本格推理
由于这部分可能剧透部分悬念的剧情,因此不想被剧透影响的建议跳过。
本作可以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分为三个周目,但这三个周目在剧情发展上是顺序进行的。玩家将在开局的第一周目里,操纵主角“樱羽艾玛”经历这场极限压力下的魔女化悲剧……
涉及剧透
涉及剧透
涉及剧透
在经历了一场场谋杀与处刑的最后,主角一行终于找到了这场魔女化悲剧的幕后黑手,然而却已来不及阻止最终悲剧的发生。
在最终staff表出来后,游戏内发生了时间回溯,时间回到了开局“希罗”死亡的那天起床时间。原来“希罗”的魔法正是死亡回溯。而此时进入的游戏二周目,玩家就将以希罗的身份面临一场完全不同的囚禁与审判经历……
三周目时,更是在庭审中利用之前获得的各个角色心理阴影,同时结合各成员的魔法,毒舌一穿十二,连续论破12人……
涉及剧透
涉及剧透
涉及剧透
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前后两个周目里,玩家看到的文字描述视角用词是有所不同的。
一周目的主角“樱羽艾玛”阶段,所有叙述性台词中,都是以“艾玛她……”的第三人称来进行的,而在二周目的主角阶段则是直接以“我……”的第一人称来进行。具体原因,大家玩到一周目结尾时就会有所发现。
而在推理部分,本作则相对中规中矩。
身为设定系的新本格推理作品,本作在案件设计上会将魔女们的魔法能力作为背景设定,玩家在推理时需要作为案件线索的一部分进行考虑。(某位只能漂浮起来十厘米的预备魔女就因此很倒霉,每次涉及脚印问题时,庭审都被扯出来作为嫌疑人说一嘴。)
有些案件的线索暗示是在游戏剧情的对话中出现的,并不会收录到用于指证的证据栏里。所以有时习惯快进看剧情的话会错过一些线索暗示,庭上对峙的时候就会比较难发现问题。
各个案件的推理难度都不高,采取的也都是较为经典的时间误导、密室设计等手段,对于经常接触推理作品的玩家来说,应该能较容易的看出作案手法,从而锁定犯案人员。
可惜的是,游戏设计的指认证据相对不是很合理,多少会遇到玩家知道了手法却不能选中正确的举证证物,而不得不选择一个个可能的证据(证词)试过去。
顺带一提,一周目最开头的前两个案件可以算是新手保姆级的案件,基本前期收集下线索就能猜出作案手法。案件设计上也算得上是最差的两件,当时我玩的时候也是吐槽不止。
而到了二周目由于主角的性格与行为,导致每次都被怀疑是凶手而被限制行动,所以二周目阶段没有了搜查环节,主角被迫成为安乐椅侦探,只能通过庭审环节获得相关证据线索。由于每次庭审都处于最不利的地位,为了证明自己的无罪而不择手段,甚至会采用伪证打感情牌破防犯人。
而相对于容易推理出来的作案手法,案件动机方面则是让人有出人意料之感,有的动机还算能够理解,有些就真的只能让人认为是轮到当狼了的感觉。
只能说就像游戏一开始就提到的魔女化设定,本作行凶的动机往往是因为压力爆表了魔女化后强化的恶意。可以说就是将人心中的渴望扩大化,在精神压力下不断加深的魔女化进度,进而产生的执妄疯狂,放大了个人心中的厌恶,在失去了正常人自制力的情况下获得了强烈的杀意。
(简单来说,就是被心中的精神弱点刺激到魔女化后就当场疯了,看谁不爽就杀谁。)
因此在本作很多行凶的动机上,更像是人狼游戏中的狼,只是因为被选中成为了魔女,就像寒蝉鸣泣那样得病了就想杀,不用考虑动机的问题了。
高质量的美术表现、全程日文配音以及优秀的游戏音乐
除了约20个小时三个周目的游戏剧情内容之外,本作的“皮”也可算十分的优秀。
大量的事件CG以及恰当而又丰富的人物表情立绘差分,将各个角色的情感态度都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出来。
不论是被害身亡的死亡场景,又或是处刑时吐露真实动机的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游戏中设计的某位成员天真无邪的魔法,让流出的血液因魔法效果变成蝴蝶,使得各种出血的场景有了一种异样的美感。(顺便还成为了某件案件的推理线索之一)
在揪出凶手,开始自述作案手法的阶段,游戏则画风一转,以一种类似黑暗童话的Q版人偶剧画风来表现。
同时本作有着豪华的全程语音配音。
负责管理监狱、召开审判的社畜性格猫头鹰典狱长,听到它一开嘴的声音,不由得想吐槽,是你“弗利萨大王”。
少女们的配音能看见有几位耳熟能详的声优名字,像是小清水亚美和井口裕香,也有相对不那么出名的二偶系声优大熊和奏和山下七海。其余新人声优在这些老戏骨中间的表现也不算差。
本作的音乐质量也是一大亮点。
不仅BGM与游戏剧情发展相当契合,随着审判的进展而转变出的部分带有人声吟唱的BGM更是让人有种紧张而又悲切的感受。
游戏中的几首OPED歌曲也是质量颇高。从一周目由主角“樱羽艾玛”CV演唱的OP与ED,到二周目开始后由“希罗”CV演唱的第二首OP,不仅歌词契合,画面的切换与转变都让人印象深刻。
个人最喜欢的一首则是三周目开局选择BadEnd选项后进入的希罗皆杀结局里,最后只剩下希罗与艾玛两人对峙时响起的配乐“愛の残滓”(Vo.蓝月なくる),不论是歌词还是配合剧情真的太感动了。
可惜游戏内只有CG图鉴没有音乐鉴赏,导致我想听歌时要不只能找出对应存档,要不就只能找B站官方放出的那几首MV听(难道是官方刷播放量的阴谋么)。
顺便再多吐槽句,OP2的官方版还是早期版由术力口邦邦音源Rose(压有点强)配的非游戏画面版本,与游戏CV配的又是不同的风味。
在死亡威胁与“魔女化”恐惧下的各种女女关系性
本作的女女关系性构筑可谓丰富,不仅有大家喜闻乐见的百合剧情,也有些真诚的少女友情发展。
百合部分来说,整个剧情中主要有稳定的三组CP:
因误会而相爱相杀的希罗×艾玛;
没头脑与不高兴的互相斗嘴黄绿组合雪莉×汉娜;
还有些随着周目的不同剧情的不同而展现的CP也各有滋味。
不过毕竟是在死亡威胁下的感情发展,不少美味的百合情节最终展现于各种BadEnd之中。
像雪莉汉娜组合,既有主线中两次不同的殉情结局,也有剧情选项中的BadEnd私奔结局,(还有最终真结局的幸福约会)。
主角的CP可能性更是丰富,除了主线剧情结局的两人和解外,各种剧情中与其他人的亲密发展以及BadEnd产生的新CP组合都能让人尝一嘴。
其他
1.游戏设计了众多的BadEnd结局,除了一些有一定长度,展示了一些人物关系的BadEnd外,还有一部分都是没有啥理由,只是偶然的一个错误选择带来的死亡结局,问就是前代被囚禁的魔女们留下的怨念魔法。
不过,好在游戏提供了“死亡结局”的提醒功能,在设置中能选择开启选项中是否有骷髅标识提醒,游戏中默认开启提醒,想要享受选择乐趣的可以自行在设置中关闭提醒。
2.三周目的最后结局总的来说算happy end结局,对于一些人可能会不太能接受。不过结合剧情中的表述,考虑到最终BOSS原本就是这种性格的人,倒是也能理解。
我唯一的怨念就是,最后都提到了那些做出了囚禁魔女决定的那些大人物们,没能也给他们些惩罚有点不甘心。
另外,第一个案件中的“雪莉”自己往作案嫌疑人那里闯的行为也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矢张”。不论是那标准的矢张竖大拇指的姿势,又或是喜欢做傻事风格。不过后续剧情还是多少让我对她的印象又有所不同了。
另外一些角色间的小吐槽还能看到一些其他推理作品的小彩蛋。
4.二周目开始的希罗的成长与转变让我相当喜爱。从一开始的一心复仇的偏执狂(女同性恨),到后期的和艾玛打配合,再到察觉了误会但马上遇到追妻火葬场的情节让整个人物产生了剧烈的情感表现波动(嗜血长颈鹿爱看)。而首尾两次庭审中,同一句话的“我相信大家”从“伪证”到“反驳”的前后对应更是塑造出了她与其他成员间情感的转变。
5.因为挺意外这部作品的质量,特地去查了下制作公司,才发现这作实际是众筹作品。而早期的两百万日元(十万RMB)众筹目标来看,本来应该只是个简陋的小作品,估计也就审判时给点配音。结果没想到最终众筹的金额远超原先众筹目标,才按照超标的档次追加了各项新内容,例如新增10个BE(估计就是新增的那些BE很水),追加全语音,增加剧中特殊乐曲等,算是正儿八经把众筹的钱拿来做游戏了。
而制作公司则是原先主业是写剧本的公司Re,AER(レアエル)新设的游戏公司Acacia。难怪这新公司制作的游戏剧情量能这么丰富。人物关系虽然有些典型,但在整体关系性的描写上还是相当不错。
6.大概也是新游戏公司的关系,本作的技术力不太行,肉眼可见的一些演出bug。像是第二个案件时期,对典狱长和怪物守卫进行询问的时候,出现了立绘消失的情形;庭审阶段个别文字显示超出画面范围(还好质询的部分在界面内不影响点击)等。
还有些本地化翻译的问题,个别句重复显示,以及几个错别字。
还好出现的问题基本都不影响游戏的进行,只是对于游玩的体验上有所折扣。而且这游戏唯一的外语版本就是简中版本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总评
精美而又契合游戏主题的哥特风格立绘及CG,优秀的配音质量外带全程语音,以及与剧情配合良好的丰富BGM,让玩家的情绪能很好的融入游戏剧情之中。百合CP组合众多,人设经典但又不失其特性。游戏剧情节奏安排紧凑,有笑有泪。
作为设定系的新本格推理作品,相对来说推理部分较为平庸,所用的作案手法过于常见,也因此推理难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