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华夏大唐安南攻略

修改于5 小时前77 浏览攻略集合
唐统一岭南以后, 既于南疆交通沿线建立与内地一致的州县体制, 又基于当地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采取羁縻之治。 调露元年 (679), 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 总揽南疆军政要务, 唐朝通过这一机构实现了对它下辖的各经制州和数十羁縻州的有效管控和治理, “管治租调所供, 卒伍所出, 皆遵唐命令”。安南都护府既是唐朝统治南部边疆的管理机构,唐朝经营治理南部边疆的执行机构。安南这个地方,有一个矛盾朝廷派来的流官和地方豪族矛盾。大部分地方都是由当地豪族统治,朝廷派来的人除了河内城之外,其他地方还是听地方豪族。同时也是羁縻政策。加上后面唐朝衰弱,安南都护大权落到本地豪族曲氏手里。
加上安南大部分官员因为交趾气候恶劣基本都是想捞一笔,很少有清官。这也是激化安南矛盾的原因。蚊虫叮咬太真实,得疟疾了。
现在河内可是好地方,想去还去不了。瘴气什么都没了。
开局一直选史实就是速通。
TapTap
TapTap
这在古代相当于流放。怕是没命回去,在意什么名声。交州***给我听着我要制定新的税法,这话真熟悉。
TapTap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南方这些国家全灭掉。高级结局要触发推行文教事件
TapTap
安南脱离中国直接统治的过程中及安南自主建国以后, 这些源自于唐代的南疆豪族, 仍对安南地方政局产生着持续影响。 如五代时期静海军节度使的牙将杜景硕, 即为交州杜氏家族的后裔, 他不仅曾是静海军节度使杨三哥、 吴昌文所倚靠的关键军事人物, 同时也是安南动乱时期的重要地方势力, 被后世越南史书列入所谓的 “十二使君” 之中, 成为对抗安南丁朝 (968—980) 建立者丁部领的最后一股力量; 又如安南李朝 (1009—1225) 时期的权臣杜英武, 虽然史载并未指明其族属来源, 但可大致推测杜英武所属的杜氏家族, 应是唐代延续下来的交州杜氏。 根据碑铭文献的记载可知, 杜英武不仅是李朝大将李常杰的外甥, 还是李朝第五代统治者李神宗的族舅。 而当时的杜氏家族不仅有多人在朝为官, 还通过联姻与王室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实际掌控着李朝的政局。
而他们与安南都护府是有矛盾的,他们首先维护是地方利益,所以经常会发生叛乱。
TapTap
TapTap
加上当地文化又不同,中原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贪官。你不要看统治了一千多年。但是汉文化没有在当地扎根。
TapTap
TapTap
TapTap
林邑国、扶南、真腊、诸蛮、骠国这些不难打。
有些国家会直接向唐朝朝贡,他们朝贡也能完成
TapTap
南诏大理:所以没我们什么事了。
TapTap
还有就是要建造三个奇观。据点不够可以把天竺灭了。
TapTap
灭掉真腊之后可以建造吴哥窟。然后开局可以建造万国宫。还缺一个奇观,建议把吐蕃灭了,建造布达拉宫。
TapTap
TapTap
建天竺那个有点麻烦。
这个就是在说越南。
TapTap
南国山河南帝居……怕是宋朝剧本又能看到这句话。
TapTap
关于科技点
TapTap
TapTap
当然, 南疆地方豪族势力之所以能够与王朝中央抗衡, 不断发起对唐代安南封疆大吏的挑战, 与交州区域雄厚的物质基础存在着密切关联, 史书有言: “交州, 为历代据险地, 兼有通海之利……人烟辐凑, 地势平坦, 一望皆田, 村庄栉比。”这样, 以红河三角洲为中心的交趾 (安南) 地区, 既有广阔平坦的肥沃腹地, 又有海上贸易的港口便利,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内外联通的区域经济效应, 使得交州地区可以从物质层面支撑其在中央王朝陷入动荡分裂之时产生分离倾向。
还有就是如果你是安南地方官,如果中原分裂了,你想不想称王还是当个地方官?这地方天生容易产生割据思想。加上当地人怂恿人,一般人可能真想称王。
TapTap
这里打南疆都护结局选第二个。后面还有一个宗藩矛盾事件选第一个。
TapTap
TapTap
安南什么时候脱离中国?中国主流观点是宋朝丁部领建立丁朝。越南史学家提出过五代十国吴权建国说法。此为中国学者否决。南汉无法代表中央。南汉也是割据政权。所以关于吴权你只能看到说他是五代十国一个割据军阀。中国没有说他是越南开国皇帝说法。在当时只是又产生一个割据政权。
越南古代史学家也不认为吴权是越南人,吴权算中国人。《大越史记全书》写的是我朝正统之君起自丁先皇,吴权仅附于外纪。说明古代越南人也是把吴权当做中国人。
宋太宗赵光义讨伐安南失败,事实上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地位。安南这地方只能有点可惜。
五代十国怕是又要嘲讽一下白藤江这个地方和吴权莫名奇妙成越南开国君主了。白藤江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
6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