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周年前瞻卫星器者原型猜测(肯定版)

昨天 22:20192 浏览综合
TapTap
先是左边这位女器者。通过前面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以知道和李清照有关,加上夏日绝句和后面提到的金石学基本可以确定是宋淳熙龙舒郡斋刻本《金石录》。再加上剪影中的内容就可以肯定了。剪影提供的线索就是这几个文字。文字内容很像目录,然后写法我们和金石录孤本对一下,可以发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尤其是这个“第”,这个竖折折勾的收笔位置很高,中间这个竖收笔带勾。
TapTap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访求收集金石书画二十余年,写成《金石录》。现在该孤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右边这个酒账已经直说是东坡居士了,作者不需要再推测,只需要分析是哪件书法作品。我考虑过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作品宋苏轼书前赤壁赋和《黄州寒食诗帖》考虑赤壁赋的原因是前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赤壁怀古,赤壁赋本身也很有名。
寒食帖则是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书法中的代表性作品,寒食帖真迹今天开始(10.4)在台北故宫百年展上展出,唉,好想去看,可惜去不了。
TapTap
但是我最后还是把这两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排除了。我更倾向于右侧器者原型是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中山松醪赋》。它与苏轼所作的另一篇《洞庭春色赋》合卷,共684字,为现存篇幅最长的苏轼墨迹。
TapTap
做出这个结论的论据是器者剪影脑袋上有松枝,手里拿着酒盏。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山松醪赋》的原文,可以看到苏轼是在借松木制酒感慨人生,松木和酒这两个意象几乎可以说是贯穿全篇的
赤壁赋确实也提到好几次酒,但是和松树没什么关系,硬凑就是这个“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也实在有点太勉强了。而且一般人应该不会给写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诗赋配画配个松树。
寒食帖的内容和松枝、酒关系都不大。里面提到了海棠,但是器者剪影脑袋上那玩意怎么看也不是海棠。以防万一,我还很努力检索了寒食节和松树的关系,只找到几篇零星的内容提到福州地区会有折松枝的习俗。
如果非要扯到一起,那就只能说,酒是苏轼喜欢,松枝代表文人气节。这种扯法的话,那就其实说是哪篇都行,没什么辨识度了。但是明明有《中山松醪赋》这个完美契合的,为什么还要硬扯呢?
TapTap
最后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图案很明显,“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更是指名道姓。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以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