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日志01】主题脑暴:在BUG的迷宫中
当前进展是,三大方向探索与“高人气BUG猫”设定:
目前团队内部产生了几个主要想法,正在激烈讨论和融合中:
方向一:BUG猫作为“异常个体”:主角是一只本身存在“程序错误”的猫。它的存在就是对世界的干扰,行走之处会自发产生渲染错误、物理规则崩溃等现象。它本身就是个“行走的BUG”。
方向二:世界是“反调试程序”:游戏世界是一个有意识的、充满敌意的程序,它会主动制造BUG来攻击玩家(猫)。而玩家需要“以BUG制BUG”,利用世界产生的漏洞进行反击和逃脱。
方向三:BUG是“视觉谎言”:我们呈现给玩家的画面本身就是不可信的。看似是贴图错误的墙壁可能才是真路,看似安全的道路可能会突然崩溃。核心玩法是“识破世界的谎言”。
问题和风险:
核心概念过于发散,缺乏聚焦(最大风险!):
目前的想法很多,但每个方向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玩法和实现难度。我们尚未确定一个最核心、最独特的“钩子(Hook)” 来抓住玩家。是叙事?是玩法?还是视觉表现?
“利用BUG通关”的深度问题:
我们担心“利用BUG”的玩法如果设计得过于浅显(比如只是简单的穿墙),会很快让玩家失去新鲜感。如何设计出有层次、需要动脑、并且能不断带来惊喜的BUG机制,是当前最大的设计挑战。
技术与表现力的平衡:
我们希望BUG的表现是风格化的,而不是纯粹的程序错误。这需要美术和程序的紧密配合。如果只是简单随机地制造屏幕撕裂和色彩偏移,可能会显得廉价且令人不适。
下期计划尽量定下一个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