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拓邦》开发日志#01 主题篇:1发入魂

精华修改于10/2299 浏览综合
大家好,我是这次聚光灯GameJam参赛队伍黑糖DARKSWEET的队长兼主策老欧。以下是我们组开发过程中的碎碎念流水账,高情商的说法便是开发日志。本人文笔任性,用词粗鄙,还望诸公海涵。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TapTap
你确定要我们开发BUG吗?
参加GameJam的其中一个乐趣,便是在题目公布之前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介乎于兴奋和紧张之间的心情。
这次的开发主题比起去年的,其实会更加“常规”。听说以BUG为主题的GameJam不在少数,甚至是有以此为固定开发主题的GameJam(本人没仔细考证,只是道听途说)。
无论如何,这个开发主题较之去年的“LIGHT”,更加“游戏化”了。
但对于我们队伍来说,更大的想法是:“卧槽,竟然被我们押中了”。
因为早在开题之前,我们便定下了本次的开发框架——以“中式梦核”为核心的叙事解谜游戏。
这其实是本人的一种路径依赖。
去年参加了两次GameJam,摸索出来一个心得:GameJam作为一种软性合作模式,所谓的岗位职责实际上全靠自觉,没有任何的约束。很多队伍的分崩离析,其实是在开题确认了做的内容之后,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这个想做肉鸽,那个想弄卡牌,结果要么捣鼓得四不像,要么是直接原地爆炸……于是,如果在开题之前的组队阶段,通过至少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类型也好,题材也好),以此组队,这样能让项目本身作为向心力,凝聚大伙儿。
所以,当时在组队阶段,我就在小红书平台放出了这么一个概念海报:
TapTap
虽然好像写了好多,但实际上也挺虚的……
中式梦核 × 循环场景 × 叙事解谜。
这便是我们在开题之前的共识。
而在开题之前,其实身为主策的我无比紧张。
“万一主题跟我们的这个框架完全不搭怎么办……”
这样的胡思乱想一直持续到开题那一刻。
甚至在之前,我也在群里给队友们说了这么一段:
TapTap
幸好赌对了。
好像扯远了。
所以,其实铺垫了这么久,是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中式梦核”和“BUG”的相性实在太搭了。
我相信很多队伍在拿到题目之后,肯定是各种想着怎么巧用BUG来作为游戏机制去设计有趣的互动。
但我们的强项不是如此,至少我们并不擅长太硬核的关卡设计。
我们的强项是叙事,与围绕叙事构建的一系列元素编排。
“中式梦核”便是一种很好的叙事方向。
因为这是一种“正常中的不正常”、“架空的现实”、“集体模因”……
正是一种包裹得很好的BUG。
兴奋之后,我们也迅速围绕题目进行进一步的构建。
一番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了这次的开发目标:
做一款“中式梦核温馨版《寂静岭P.T》”。
这次便先分享到此,奉上一张开发中的图。
TapTap
《梦拓邦》,一种中式梦核温馨版《寂静岭P.T》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