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对 ADV トガビトノセンリツ(製品版) - KEMCO 的评价
本作是因为《レイジングループ》(国内翻译为《愤怒循环》或《灵神宴席》)而广为人知的kemco社的作品。就时间上来说虽说在レイジングループ之前,但是从标题的多种解读,二周目追加暴露模式(我真心喜欢这个设计)等等诸如此类的设计,已经可以看出K社在ADV制作上早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独特的一套风格了。
本作的开场是在我评测的游戏里出现率相当高的套路化:在聚集了一大帮问题儿童的某高中管弦部的一次户外合宿途中,社团成员们突然被一群穿着防护衣带着防毒面具手持电击棍的怪人们抓走,醒来后的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莫名其妙的建筑里,在杀鸡儆猴般地把他们的指导老师电死后,在场的唯一一部平板电脑告诉他们,死亡游戏“监狱游戏”开始了--
看简介也可以看出,本作剧情背景是同类已经用到俗烂的大逃杀游戏黒ドラマ,尽管换了个叫“监狱游戏”的名字,核心内容依然是尔虞我诈的狼人杀那一套(后面的レイジングループ则是懒得想规则直接套狼人杀了)。不过尽管如此,本作在这看着让人想打呵欠的套路下,仍然写出了到现在看起来都非常新鲜有趣的展开。或者说,一言以蔽之,本作应该是我玩过的这么多的黒ドラマ里,最侧重于对于人性人心描写而不是着墨于猎奇桥段的游戏了。
首先是本作的角色们,本作的主角竹井和马本身就是个挺反套路的存在。不同于同类游戏较为弱气和被动的设定,本作的主角是个不良小混混似的青年。虽说总被人口头占便宜,不过也是个能够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所信任的,领导众人的番长似的积极型主角。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无怪乎游戏里大部分女性角色都对他倾心(果然小女生们对有点坏坏危险感觉的同龄异性就是没抵抗力呀)。而其他的角色同样尽管看着就想给他们套上“大小姐”,“腐女”,“眼镜宅”,“辣妹”等等模板化的标签,但随着游戏的进展玩家也可以体会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自我意识(涉及剧透我就不详细说了)。
虽然有点中二病设定感,但这样不落俗套的复杂人设确实让角色真正地活了起来,角色们心里活动变化也因此有了很强的说服力。这点真的是很多同类游戏都经常忽略的地方:太过简单而表面化的人设是无法带动玩家的情绪和让玩家投入的。而本作光在这方面就可以打个很高的分。唯一例外的是黑幕还是比较容易猜,而且也是很常见的变态大魔头型角色。不过在折腾了这群有血有肉的角色们这么久后,确实也需要一个可以给玩家宣泄怨念的存在,这么想想也无可厚非了。
上面也说了本作重点在于角色们的心里描写,所以猎奇变态游戏的桥段并不多。本身这个侧重点就是蛮反套路的,在其中衍生出来的,“如何攻略游戏”的剧情展开也是挺新鲜:
有的人觉得难得被卷入了这种游戏不如好好享受体会这种死亡游戏带来的紧张刺激感;
有的人被安上了不想要的职业而徘徊在自杀拯救众人和畏惧死亡的矛盾中;
有的人想拯救自己心爱的人为此沦为**也在所不惜;
有的人被非黑即白的思考回路折磨只想贯彻自己觉得正确的事;
…
……
………
理所当然地,本来开开心心的高中社团被这种莫名其妙的游戏撕开的假面具下的暗涌之类的展开自然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杀人鬼的活动所导致的再也回不去的关系,以及尽管再也回不去也仍然想到过去的复杂纠葛的人际关系变化,加上冰冷的现实下残存的些许温暖而光辉的人性,真的是写得入木三分级别的精彩(这种很理所当然的展开让玩家在游戏过程里甚至有种“如果我自己被卷入这种游戏估计也会这么做吧”的代入感)。与之相对的,主角给出的“与其杀死重要的伙伴苟活下去,不如拼到时限为止大家一起死,这才是对这种混蛋游戏的最大抵抗”的回答,说不定才是对所有想作为一个人堂堂正正活下去的这类游戏的参赛者来说的,最正确的答案。
其他的还有比如游戏里借某角色之口对这类游戏不合理规则的吐槽,对这种游戏运营方的疑惑等等,可以看出kemco在几年之后能写出レイジングループ这样自圆其说剧本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游戏里的背景规模没有レイジングループ那么大的动静,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作的背景设定还要比他的后辈来得成熟些。
当然的除了优秀的心里描写之外,杀人游戏的这种“下一个会死的人是谁”的紧张感,心里斗争下的互相猜忌,反套路展开与超展开,以及最后的逆转再逆转带来的刺激(尽管黒幕比较容易猜)等等,本作在悬疑剧上下的功夫也是一点也不马虎,纯作为悬疑游戏来说,本作剧本也值得一个上乘的评价。
游戏缺点:本作的核心是心里描写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而且这也是他的优点,为了细致入微地完美这个优点,也造就了这个游戏的缺点…那就是,真的是太长了!!!!
本作的文本量真不是盖的。毫不夸张地说,一周目加上二周目估计顶的上一本500页的长篇小说了(レイジングループ也有为了自圆其说而花了巨大篇幅的毛病)。不仅如此,本作的文本量在长篇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诸如小混混用语,太妹用语,几十年前的流行语等等估计日本人也觉得头疼的难以理解的俚语,以及为了表现出狂气的全片假名句子,再加上有点中二狂气和模棱两可的叙述方式,想通读这游戏还真是挺有挑战性。实话说,不是重度硬核悬疑ADV爱好者,我真不想推荐这游戏…
另一个缺点则是《狼人游戏第八宗罪》也有的,对比高质量的剧情,游戏整体还是朴素过了头,有点简陋的感觉了…当然好歹是个制作组,本作比起《第八宗罪》来说还是稍微好了那么一丢丢--比如两个真ED之外还有八个BE,有整整五张CG(喂!)。除此之外,基本场景只有三个,BGM只有六首,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音效…就算是没有经费也不必说简单到这种地步吧…
游戏建议:最好打开字典和WIKI以便随时查各种俚语和梗(…)。以及本作虽然基本是一本道,但是各个BE都挺有看头的,所以到选项时最好存档(尤其是第一个选项时独立开一个)。除此之外本作游戏方式就是非常普通的一电子小说,也没有任何可怕的血腥猎奇CG,所以不用担心把残酷描写开关打开吧,吓不倒人的。
剧情里的游戏虽然是狼人杀那一套,不过规则全都是原创的,而且颇复杂的说。然而正如上文所说这游戏侧重点不在游戏的猎奇桥段上,所以游戏规则并不需要说刚一开始就得去吃透,随着游戏进行慢慢理解即可了。
剧情的各种疑点到一周目完结仍然是不会完全解答的,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整个游戏的真相,二周目的追加各个角色的心理描写以及非主角视点展开的暴露模式是必须玩的,玩过レイジングループ的玩家的话相信都不会陌生吧。(话说真的有打过了一周目还不继续打二周目暴露模式的玩家吗?)
最后就是,本作有五个外传,分别补完了所有角色的故事以及合宿旅行没有被卷入到死亡游戏的IF路线(笑笑闹闹的IF路线在打完了本篇回过头来看更悲伤了…),如果打完游戏对本作的角色们有感情的话建议试一试,每个篇章就100円,支持一下做出优秀游戏的制作组也好呀。
P.S:本作没有前作,也没有制作续作的预定,放心玩吧
本作的开场是在我评测的游戏里出现率相当高的套路化:在聚集了一大帮问题儿童的某高中管弦部的一次户外合宿途中,社团成员们突然被一群穿着防护衣带着防毒面具手持电击棍的怪人们抓走,醒来后的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莫名其妙的建筑里,在杀鸡儆猴般地把他们的指导老师电死后,在场的唯一一部平板电脑告诉他们,死亡游戏“监狱游戏”开始了--
看简介也可以看出,本作剧情背景是同类已经用到俗烂的大逃杀游戏黒ドラマ,尽管换了个叫“监狱游戏”的名字,核心内容依然是尔虞我诈的狼人杀那一套(后面的レイジングループ则是懒得想规则直接套狼人杀了)。不过尽管如此,本作在这看着让人想打呵欠的套路下,仍然写出了到现在看起来都非常新鲜有趣的展开。或者说,一言以蔽之,本作应该是我玩过的这么多的黒ドラマ里,最侧重于对于人性人心描写而不是着墨于猎奇桥段的游戏了。
首先是本作的角色们,本作的主角竹井和马本身就是个挺反套路的存在。不同于同类游戏较为弱气和被动的设定,本作的主角是个不良小混混似的青年。虽说总被人口头占便宜,不过也是个能够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所信任的,领导众人的番长似的积极型主角。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无怪乎游戏里大部分女性角色都对他倾心(果然小女生们对有点坏坏危险感觉的同龄异性就是没抵抗力呀)。而其他的角色同样尽管看着就想给他们套上“大小姐”,“腐女”,“眼镜宅”,“辣妹”等等模板化的标签,但随着游戏的进展玩家也可以体会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自我意识(涉及剧透我就不详细说了)。
虽然有点中二病设定感,但这样不落俗套的复杂人设确实让角色真正地活了起来,角色们心里活动变化也因此有了很强的说服力。这点真的是很多同类游戏都经常忽略的地方:太过简单而表面化的人设是无法带动玩家的情绪和让玩家投入的。而本作光在这方面就可以打个很高的分。唯一例外的是黑幕还是比较容易猜,而且也是很常见的变态大魔头型角色。不过在折腾了这群有血有肉的角色们这么久后,确实也需要一个可以给玩家宣泄怨念的存在,这么想想也无可厚非了。
上面也说了本作重点在于角色们的心里描写,所以猎奇变态游戏的桥段并不多。本身这个侧重点就是蛮反套路的,在其中衍生出来的,“如何攻略游戏”的剧情展开也是挺新鲜:
有的人觉得难得被卷入了这种游戏不如好好享受体会这种死亡游戏带来的紧张刺激感;
有的人被安上了不想要的职业而徘徊在自杀拯救众人和畏惧死亡的矛盾中;
有的人想拯救自己心爱的人为此沦为**也在所不惜;
有的人被非黑即白的思考回路折磨只想贯彻自己觉得正确的事;
…
……
………
理所当然地,本来开开心心的高中社团被这种莫名其妙的游戏撕开的假面具下的暗涌之类的展开自然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杀人鬼的活动所导致的再也回不去的关系,以及尽管再也回不去也仍然想到过去的复杂纠葛的人际关系变化,加上冰冷的现实下残存的些许温暖而光辉的人性,真的是写得入木三分级别的精彩(这种很理所当然的展开让玩家在游戏过程里甚至有种“如果我自己被卷入这种游戏估计也会这么做吧”的代入感)。与之相对的,主角给出的“与其杀死重要的伙伴苟活下去,不如拼到时限为止大家一起死,这才是对这种混蛋游戏的最大抵抗”的回答,说不定才是对所有想作为一个人堂堂正正活下去的这类游戏的参赛者来说的,最正确的答案。
其他的还有比如游戏里借某角色之口对这类游戏不合理规则的吐槽,对这种游戏运营方的疑惑等等,可以看出kemco在几年之后能写出レイジングループ这样自圆其说剧本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游戏里的背景规模没有レイジングループ那么大的动静,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作的背景设定还要比他的后辈来得成熟些。
当然的除了优秀的心里描写之外,杀人游戏的这种“下一个会死的人是谁”的紧张感,心里斗争下的互相猜忌,反套路展开与超展开,以及最后的逆转再逆转带来的刺激(尽管黒幕比较容易猜)等等,本作在悬疑剧上下的功夫也是一点也不马虎,纯作为悬疑游戏来说,本作剧本也值得一个上乘的评价。
游戏缺点:本作的核心是心里描写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而且这也是他的优点,为了细致入微地完美这个优点,也造就了这个游戏的缺点…那就是,真的是太长了!!!!
本作的文本量真不是盖的。毫不夸张地说,一周目加上二周目估计顶的上一本500页的长篇小说了(レイジングループ也有为了自圆其说而花了巨大篇幅的毛病)。不仅如此,本作的文本量在长篇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诸如小混混用语,太妹用语,几十年前的流行语等等估计日本人也觉得头疼的难以理解的俚语,以及为了表现出狂气的全片假名句子,再加上有点中二狂气和模棱两可的叙述方式,想通读这游戏还真是挺有挑战性。实话说,不是重度硬核悬疑ADV爱好者,我真不想推荐这游戏…
另一个缺点则是《狼人游戏第八宗罪》也有的,对比高质量的剧情,游戏整体还是朴素过了头,有点简陋的感觉了…当然好歹是个制作组,本作比起《第八宗罪》来说还是稍微好了那么一丢丢--比如两个真ED之外还有八个BE,有整整五张CG(喂!)。除此之外,基本场景只有三个,BGM只有六首,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音效…就算是没有经费也不必说简单到这种地步吧…
游戏建议:最好打开字典和WIKI以便随时查各种俚语和梗(…)。以及本作虽然基本是一本道,但是各个BE都挺有看头的,所以到选项时最好存档(尤其是第一个选项时独立开一个)。除此之外本作游戏方式就是非常普通的一电子小说,也没有任何可怕的血腥猎奇CG,所以不用担心把残酷描写开关打开吧,吓不倒人的。
剧情里的游戏虽然是狼人杀那一套,不过规则全都是原创的,而且颇复杂的说。然而正如上文所说这游戏侧重点不在游戏的猎奇桥段上,所以游戏规则并不需要说刚一开始就得去吃透,随着游戏进行慢慢理解即可了。
剧情的各种疑点到一周目完结仍然是不会完全解答的,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整个游戏的真相,二周目的追加各个角色的心理描写以及非主角视点展开的暴露模式是必须玩的,玩过レイジングループ的玩家的话相信都不会陌生吧。(话说真的有打过了一周目还不继续打二周目暴露模式的玩家吗?)
最后就是,本作有五个外传,分别补完了所有角色的故事以及合宿旅行没有被卷入到死亡游戏的IF路线(笑笑闹闹的IF路线在打完了本篇回过头来看更悲伤了…),如果打完游戏对本作的角色们有感情的话建议试一试,每个篇章就100円,支持一下做出优秀游戏的制作组也好呀。
P.S:本作没有前作,也没有制作续作的预定,放心玩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