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君 云族裔 inZOI 的评价

因玩家喜爱入选icon-wow
排骨君
2025/3/29
玩过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Web 官网
在体验了这款游戏之后,我的感受只能用“如芒在背”来形容。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两个多小时,但坦白说,就连这两个小时都让我觉得无比漫长,甚至有些难以忍受。
从视觉效果来看,游戏的材质渲染让我瞬间想起了“浪人崛起”那种廉价的塑料质感。优化方面更是糟糕透顶,游戏运行过程中频繁卡顿,UI 设计简直像是从手游挂机收集页游里直接搬过来的,全黑白的扁平图标毫无直观性可言,操作交互体验更是让人感到无比压抑。游戏中的人物动作僵硬无比,穿模现象比比皆是,行为逻辑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打磨,切换菜单时的卡顿更是让人抓狂。整体玩下来,感觉就像是在 2025 年的电脑上运行一款十几年前的老游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款新游戏,但操作起来却充满了浓浓的怀旧灾难感。相比之下,M2 的运行流畅度简直甩它几条街。
目前游戏还处于 Early Access 阶段,技术问题确实还有改进的空间,优化方面也可以继续打磨。但我觉得这并非最关键的问题。真正让我感到担忧的是,游戏的美术风格和 UI 设计,让我直觉上就感觉,这款游戏的底层设计逻辑所吸引的,可能并不是那些最在乎 Sims 玩法的 Simmer。美术风格走的是韩系精致风,UI 设计则明显偏向手游化审美,而核心交互却还停留在“看起来复杂但实际内容匮乏”的早期状态。至于这一点未来能否得到改善,我现在来看,实在是很难说。因为这反映的不仅仅是技术力和成本的问题,更是游戏制作人背后整个底层逻辑的构建,以及他们对自己所制作的游戏到底是什么、到底在玩什么、到底要面向谁的一种理解。
举个例子,就说那个扁平化 UI 界面和图标吧。在现代互联网社会,这种扁平化简约主义设计确实很受欢迎,看起来高大上,精英感十足。但放在游戏里,你仔细看看,这真的让人感觉舒服吗?Sims4 在这方面可比它直白多了,即便大公司再怎么拉胯,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在开发游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的固定经验,几乎是一种经过长期培养的内部游戏制作直觉。而这些,恰恰是小制作组需要去踩的“坑”。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小制作组开发经验和成本的不足,玩家可能根本感觉不到——原来我们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甚至天天痛骂的,其实都是大公司经过那么长时间和资源、成本积累出来的成熟产物。所以,当这些“坑”现在摆在眼前时,你就有机会实实在在地去走一遍,跨过去。
简单来说,就是——你到底是想做一款 Sims 类的生活模拟游戏,还是想打造一个高颜值捏脸社交 App 呢?你完全可以两者都做,虽然我个人更期待前者,但后者也确实能吸引到固定的玩家群体。再直白点说,玩家支持你这款游戏,并不是因为你做得有多出色,而是因为天下苦 EA 久矣,仅此而已。所以,制作组到底想做哪一种,就看你们自己了。如果你的目标是前者,那么现在在 Early Access 阶段所踩的这些“坑”,其实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积累的宝贵经验。
Simmer 玩家们真的是苦不堪言啊!模拟人生这款游戏多年来一直缺乏同等体量的同类型竞品,EA 一家独大,天天不思进取,M4 越做越差,越来越像盖房模拟器,小人动作死板得像一群弱智代码,在生活模拟交互方面甚至还不如 M1,DLC 的推出方式也难看得令人发指。玩家对 EA 恨得牙痒痒,却又离不开模拟人生这款游戏,一边骂一边还天天沉迷其中。好不容易有几个竞品出现,也都被熬死了,好不容易 inZOI 做了出来。然而,抛开这种场外因素的期待不说,我目前玩下来,真的觉得这款游戏不行,连继续玩下去的欲望都没有,更别提内容空洞得像一个楚门的世界,好像唯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只有捏脸的“好看”了。
但 Simmer 玩家们又实在太希望这款游戏能活下去了。所以,我觉得 inZOI 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你们完全可以凭借“颜值”来吸引那些喜欢这种风格的玩家,毕竟游戏玩家群体是非常割裂和分化的,有些人就是只看重漂亮的捏脸。它也会吸引到一部分从 Sims 中逃离出来的玩家,光是写实风和亚洲人制作的亚洲脸就能吸引到不少玩家。但玩家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很统一的,大家对于一个游戏是否好玩是有共识的。如果你的目标是做 Simulation,想靠生活模拟游戏来吸引玩家,那么评测里大多数玩家指出的那些普遍缺点,就是制作组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坑”。而这些“坑”,在游戏刚刚上线的这个阶段,去踩一踩,总比不去踩要好得多。
TapTap
TapTap
TapTap
67
4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