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名字的小柚 远光84 的评价

没名字的小柚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运营服务画面音乐可玩性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7.5 小时
发布来源
小米15
设备:小米15手机512+12
叠甲:本人移动端玩家不对任何电脑端做评价,本人游玩时间不长但是玩的都是精髓(主观),表达是激进的也是中肯的,本人明确讲的是移动端第一人称玩家。
众测刚下这游戏的时候,明显的第一个问题,对于手机的软件适配能力不太好,尤其是在选择英雄后进入对局的过渡动画,会时常性出现卡顿,平均10局有6局过渡动画都是如此,其次就是在游玩的时候,帧率和画面锁定在:均衡120帧,但是还是会出现锁60帧的情况,基本帧率在60~115上下浮动,而且在模型加载时,远点模型会有种模糊且突兀的感觉(指模型边缘锯齿严重,部分模型会出现重叠),就算开启看锯齿也是如此,最后就是功耗调度问题,手机的发烫是非常严重的,室内23.5度,空调24度,游玩半小时手机电量从86%~79%,手机背面cmos及主板部分的温度达48度,电池温度41度,机身正面温度46度。怎么说呢?是真的有点烫手,就算加了散热器也是在2~3度徘徊,实质性的发烫还是很严重的。
在人物动作方面,第一人称的衔接还是完成度比较高的,深得我心,但是游戏内人物在手部模型与游戏建筑模型进行攀爬动作时会有穿模问题,还有在释放人物技能时,手部动作有时候有点畸形。
游戏本身来说,真的上手门槛并不高,这就让许多没有接触过射击游戏的人也能快速上手,但是就是由于过度的减轻游戏门槛,在本人看来,适当降低辅助瞄准的吸附能力,增加武器后坐力,削弱英雄技能的能力等。作为一款高竞技,高水平,长TTK的英雄射击游戏,如果是过于简单的上手门槛,那么给所有正常玩家的一种感觉就是低段位的都像人机,高段位的又很难打。(匹配玩家除外)。打这一类游戏就是为了爽,最好做到的就是,低段位有小高手,而到了高段位就需要更多的用到团队合作,策略布置。总结就是可以有适当降低难度的方法,但是不能过度降低游戏门槛。
最后说一下众测更新后,确实改善了发热及帧率波动的问题,以及过度动画没有出现卡顿。至于游戏福利问题,其实每个赛季能领个一把两把的传说品质皮肤,或者10~20张抽奖券差不多了,大不了再送点币子什么的。如果追求有大量福利或者高福利的玩家,那大可就要劝退。总体来说这个游戏虽然很缝合,有点像拼好游,但是拼的好,也有这样的受众群体,游戏本身品质并不差,一些猴子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游戏,最后也要看策划,是该让这游戏变成商品还是竞品。
45
1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