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玩家小四 远光84 的评价

游戏玩家小四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可玩性画面音乐
不推荐
运营服务
发布来源
小米13
《远光84》大概是近几年移动端科幻题材吃鸡里,最像“未完成品”却又最让人上头的矛盾体——它像一块被暴雨冲刷过的电路板,裸露的线缆滋滋冒着创意的火花,却又在关键节点上卡着没接稳的插头,让你一边骂骂咧咧退游戏,一边又忍不住对着匹配界面发呆。
先聊聊它最勾人的地方:世界观与吃鸡模式的结合太能打了。2084年的近未来,人工智能“远光”接管世界后,人类躲进地下掩体苟活,而地表的废墟成了“远光”筛选幸存者的“试炼场”——也就是我们的战场。这种设定不算新鲜,但游戏用“动态叙事”把它盘活了:你捡到的半截身份卡上,照片里的人戴着和你一样的强制追踪项圈;空投箱里除了武器,还塞着一张写着“最后10人可获得掩体居住权”的宣传单。这些细节像针一样扎进紧张的战局,让你在舔包时突然反应过来:“我不是在玩游戏,是在抢活下去的资格。”
战斗系统也挺有意思,表面看是吃鸡标配的捡枪对射,其实藏着不少“科幻骚操作”——你可以用便携黑客工具暂时瘫痪敌人的护甲,也能扔出电磁烟雾弹让范围内的枪械卡壳,甚至能启动地图里的废弃机械臂,给远处的敌人来记“天降正义”。载具也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越野车能切换“电磁护盾”模式硬抗两枪,摩托能释放干扰波让身后的追兵暂时失焦。刚开始可能觉得手忙脚乱,但熟练之后,靠这些“高科技阴招”淘汰满配敌人,比单纯的枪法碾压爽多了,有种玩“未来版绝地求生”的错觉。
但它的问题就像决赛圈的毒圈,总在你最有希望吃鸡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首当其冲的是优化,我用的手机不算差,但在百人跳伞的落地阶段,帧率能从60掉到30,有时候刚捡到枪想打近战,突然卡成PPT,等恢复过来已经成了盒子——这种“技术性劝退”真的很影响心情。而且加载时间长得离谱,从匹配成功到飞机起飞要加载,落地后第一次开背包还要加载,有时候加载界面的“远光警告音”都听完三遍了,还没进去,怀疑是不是在后台偷偷渲染整个废墟地图。
缩圈机制也很迷,前面几圈缩得慢悠悠,让你有时间搜房捡装备,结果到了中期突然开始“闪电缩圈”,有时候刚开车跑一半,毒圈已经压到脸上,而且毒伤还异常高,喝两瓶止痛药都扛不住。更离谱的是“随机事件”,说好的“空投补给”可能掉下来一群机械狗,标注的“安全屋”进去才发现是陷阱房,这些设计本意是增加变数,但因为触发概率太随机,经常让人觉得“不是死于对手,是死于策划的恶趣味”。
还有武器平衡,看似有很多枪械流派可以选,实际上到了后期基本就“套路化”了——不用连发狙或喷子就打不过近距离贴脸,不用高倍镜狙击枪就架不住远程偷人,所谓的“辅助武器流”(比如靠投掷物打控制)在决赛圈根本站不住脚。而且高级配件掉落率低得感人,有时候搜完整栋楼,连个三级头的影子都没见着,想靠苟分苟到决赛圈?对不起,没装备照样被一枪秒,这种“伪策略”的设计,把前面好不容易积累的好感度败了不少。
不过说真的,我还是舍不得删它。每次在赛后回放里看到自己的骚操作——比如靠电磁烟雾弹反杀三个满编队,或者开车冲桥时用护盾硬抗对面的扫车,就觉得这游戏的爽点确实独一份。而且最近更新的“阵营对抗”模式挺惊喜的,不再是单纯的百人混战,而是分成“反抗军”和“远光协从者”两个阵营,反抗军能召唤队友复活,协从者能请求无人机支援,两边的胜利条件还不一样,玩起来像“带阵营任务的吃鸡”,多了层策略博弈的乐趣。
如果说《远光84》是一盘菜,那它的食材绝对是顶级的:新鲜的世界观、有潜力的战斗系统、充满变数的战场设计。但厨子的手艺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菜,有时候又会炒糊、放盐太多。希望策划能赶紧把那些“优化bug”和“机制漏洞”修一修,毕竟这年头,能让人一边骂一边想“再开一把”的吃鸡游戏不多了——至少它让我相信,只要优化跟上,机制理顺,它真的能成为科幻吃鸡里的“黑马”。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玩它需要点耐心,就像在废墟里等空投,过程可能煎熬,但抢到神装的那一刻,是真的爽。
21
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