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幽樱对 冬日树下的回忆 的评价
在首页刷到后点进来的,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面对galgame,作为一个自认为品鉴过很多悲剧的人,在结束完小忆线后,我仍会为其懊悔与无力,正如安深的力量不足,屏幕外的我似乎无法对他们进行任何帮助,虽然很肤浅,但这部游戏的美术确实是第一点吸引我的地方,也由此引发了接下来的故事
就从言叶说起吧,作为安深来到医院后第一个面对的天使,她的乖巧,善良以及少有表现出的小孩子的任性,都给予我一种养女儿的感觉,渴望给予其更多的呵护,此时的我还天真的认为绫与言叶是同一个人(虽然事实也差不多)我本来以为绫与言叶的时间是逆转的,安生在高中之后年龄增长,绫却逐渐缩小返回了12岁,甚至为此还推了一下时间线,可后来逐渐显现的剧情彰显了他们并非同一人,只是一只树干上弥漫的枝丫与其本身,但是我坚定的认为虽然同源,终究不是同一个人,也不能以看待绫的眼光看待言叶与小忆,在读取了小忆的记忆后,她任能与原先一致,保持对外界乐观的态度,言叶是幼小的天使,心灵的天使,还未长大的稚嫩的天使,因此需要他人的保护,很可惜,安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力量,若只取一句话来描写言叶,那么只有“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可以配得上
然后是小忆,剧情中的她看似比言叶更具有警惕心,也时常有看似傲娇的防备行为,但在遭受如此残酷的折磨后,遇见sensei任能在短时间内放下或隐藏心中的仇恨,之后的爆发我认为于情于理,甚至于他善良与依赖信任他人的内核与言叶是一致的,感觉直接用力量保护自己视为重要的人以及自我牺牲返回实验室都体现出了他的奉献精神,那么代价是什么呢?仗着自己天使的力量,他似乎是自己的极限无睹,甚至于天真的认为自己为牺牲就可以保住其他人的安全,但我无法对其做出任何批评与懊悔,他太过于成熟的性格很容易让我忽视其实他也只是和言叶相同的孩子,也会因吃到不喜欢的食物而慢些咀嚼,也会因他人的信赖而坦露心声,甚至于他自诞生以来的环境与言叶本就天差地别,逃脱之后也从未嫉妒过他,这一切的一切在小忆线都是我想回答给他的,可现实的指尖终是难以触摸到屏幕另一端的人影,他并不是任何人的代餐,在阳台对于言叶的模仿,只是让我看到了他在实验室与研究员相处时所缺少的依赖与安全感,模仿了他人与丢掉了自己的个性都与死了毫无区别,安生需要的不是两个言叶,而是陪伴在她身边度过记忆的二人,这正是我想对其所说却无法言语的,即使在与言叶融合了之后,除了在sensei崩溃时忽现的人影,他仍旧是小忆,在小忆向安深质问自己在他眼中是什么时,安生的沉默令我感到悲哀,正是这一缕缕绝望编织成了小忆线结局的麻木,她的一生本应在一片悲哀中度过,如若他没遇到sensei与言叶,在失去一切后,任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非将愤怒倾泻于熟人,令人心疼
再然后是裕,作为突然出现的安生的朋友,称他为一个心怀正义,没有丧失人格与本性的记者毫不为过,为了报道禁忌的实验,他将生命作为赌注押入其中,他失败了吗?或许吧,做自己应做之事,他的觉悟令人敬佩,他的死亡令人惋惜
本作唯一的畸形实验组织,给予人的压迫感非常强,渗透到了高层警方出现时简直令人绝望,但其核心无非贪痴二字,与其说是对科研的疯狂,不如说是人性的泯灭,343个孩童的生命只为了虚无缥缈的天使所在的力量,即便已经被证实存在,所做的实验也是不被伦理所允许的,回头来看,组织创立的本心只是为了治愈一人的女儿,却因无法遏制的贪,连锁出黑暗的阴影,盲目的自信亦令我不解,既然认为天使存在且见证到了天使,也就是绫本身,却毫不担心由此是否会引来非人降下的惩罚,也只以重复的实验数据作为参考,而不探究其本质,这是他们的痴
安深,既可以是玩家本身,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无论是在医院时对言叶的关照,又或是在与两名天使生活中所做出的细心观测,他作为人的方面已经足够好了,可若想迎来完美结局,终究是不够的,缺乏的力量终究在关键时刻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终将见证悲剧,我或许可以说他有过误判,可终究是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十全十美?作为玩家,选择小忆线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私心,如果是安生本人的话,想必仍然会竭尽全力寻找万全的办法,可我不一样,我还是太现实了,在知晓即便是警方高层也被组织渗透时,绝望令行为畸形,无助与无力令我依赖小忆,虽然终将不会成功,但正如原文所言,直到心脏停止跳动之前,我们都会如此
好啦,虽然我对悲剧时常抱有欣喜的看法,悲剧对人物塑造的正面效应是不可忽略的,但心中仍会有最完美结局的向往,想必我接下来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则中继续探索吧
就从言叶说起吧,作为安深来到医院后第一个面对的天使,她的乖巧,善良以及少有表现出的小孩子的任性,都给予我一种养女儿的感觉,渴望给予其更多的呵护,此时的我还天真的认为绫与言叶是同一个人(虽然事实也差不多)我本来以为绫与言叶的时间是逆转的,安生在高中之后年龄增长,绫却逐渐缩小返回了12岁,甚至为此还推了一下时间线,可后来逐渐显现的剧情彰显了他们并非同一人,只是一只树干上弥漫的枝丫与其本身,但是我坚定的认为虽然同源,终究不是同一个人,也不能以看待绫的眼光看待言叶与小忆,在读取了小忆的记忆后,她任能与原先一致,保持对外界乐观的态度,言叶是幼小的天使,心灵的天使,还未长大的稚嫩的天使,因此需要他人的保护,很可惜,安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力量,若只取一句话来描写言叶,那么只有“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可以配得上
然后是小忆,剧情中的她看似比言叶更具有警惕心,也时常有看似傲娇的防备行为,但在遭受如此残酷的折磨后,遇见sensei任能在短时间内放下或隐藏心中的仇恨,之后的爆发我认为于情于理,甚至于他善良与依赖信任他人的内核与言叶是一致的,感觉直接用力量保护自己视为重要的人以及自我牺牲返回实验室都体现出了他的奉献精神,那么代价是什么呢?仗着自己天使的力量,他似乎是自己的极限无睹,甚至于天真的认为自己为牺牲就可以保住其他人的安全,但我无法对其做出任何批评与懊悔,他太过于成熟的性格很容易让我忽视其实他也只是和言叶相同的孩子,也会因吃到不喜欢的食物而慢些咀嚼,也会因他人的信赖而坦露心声,甚至于他自诞生以来的环境与言叶本就天差地别,逃脱之后也从未嫉妒过他,这一切的一切在小忆线都是我想回答给他的,可现实的指尖终是难以触摸到屏幕另一端的人影,他并不是任何人的代餐,在阳台对于言叶的模仿,只是让我看到了他在实验室与研究员相处时所缺少的依赖与安全感,模仿了他人与丢掉了自己的个性都与死了毫无区别,安生需要的不是两个言叶,而是陪伴在她身边度过记忆的二人,这正是我想对其所说却无法言语的,即使在与言叶融合了之后,除了在sensei崩溃时忽现的人影,他仍旧是小忆,在小忆向安深质问自己在他眼中是什么时,安生的沉默令我感到悲哀,正是这一缕缕绝望编织成了小忆线结局的麻木,她的一生本应在一片悲哀中度过,如若他没遇到sensei与言叶,在失去一切后,任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非将愤怒倾泻于熟人,令人心疼
再然后是裕,作为突然出现的安生的朋友,称他为一个心怀正义,没有丧失人格与本性的记者毫不为过,为了报道禁忌的实验,他将生命作为赌注押入其中,他失败了吗?或许吧,做自己应做之事,他的觉悟令人敬佩,他的死亡令人惋惜
本作唯一的畸形实验组织,给予人的压迫感非常强,渗透到了高层警方出现时简直令人绝望,但其核心无非贪痴二字,与其说是对科研的疯狂,不如说是人性的泯灭,343个孩童的生命只为了虚无缥缈的天使所在的力量,即便已经被证实存在,所做的实验也是不被伦理所允许的,回头来看,组织创立的本心只是为了治愈一人的女儿,却因无法遏制的贪,连锁出黑暗的阴影,盲目的自信亦令我不解,既然认为天使存在且见证到了天使,也就是绫本身,却毫不担心由此是否会引来非人降下的惩罚,也只以重复的实验数据作为参考,而不探究其本质,这是他们的痴
安深,既可以是玩家本身,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无论是在医院时对言叶的关照,又或是在与两名天使生活中所做出的细心观测,他作为人的方面已经足够好了,可若想迎来完美结局,终究是不够的,缺乏的力量终究在关键时刻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终将见证悲剧,我或许可以说他有过误判,可终究是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十全十美?作为玩家,选择小忆线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私心,如果是安生本人的话,想必仍然会竭尽全力寻找万全的办法,可我不一样,我还是太现实了,在知晓即便是警方高层也被组织渗透时,绝望令行为畸形,无助与无力令我依赖小忆,虽然终将不会成功,但正如原文所言,直到心脏停止跳动之前,我们都会如此
好啦,虽然我对悲剧时常抱有欣喜的看法,悲剧对人物塑造的正面效应是不可忽略的,但心中仍会有最完美结局的向往,想必我接下来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则中继续探索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