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GJ开发者日志13-重新分配工作,开始冲刺!
GJ的第二周也即将结束了,我们小组的程序们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冲刺!由于之前分配的任务基本都已经完成了,我又重新记录下了新的Epic和用户故事,大致内容如下:完成这三项Epic之后,我们的游戏也将进入最终的内容填充阶段,主要就是在godot中搭建关卡了。此外,今天我们更换主角的精灵图,并增加了idle和move状态的切换,各种细节的光影效果配合上悬浮的姿态,还真有在废弃空间站中探索的感觉!#T
21天GJ开发者日志01-重生之我是预言家
熬夜爆肝,我的Game Jam作品再次陪跑。眼睁睁地看着偷走我创意的前队友们捧起奖杯,我心脏骤停,含泪而终。再睁眼,我竟回到了10月1日,比赛尚未开始的那一刻。《故障农场》,那部拿下了2025年聚光灯游戏创作挑战中的最佳创意、最佳主题、最佳美术、最佳学生作品的梦幻般的大满贯殿堂级作品,其实是我的创意。在小组里的三个策划为了做什么游戏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反而是我这个程序交出了一份让他们挑不
21天GJ开发者日志-终章-我们做完了
我们的游戏,终于做完了。能走到这一步,可以说缺了谁都不行。尤其是 DD、离星、秋长,还有我,在最后这几天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我每天早晨7点起来,一直干到晚上1点才睡觉。黑咖啡一杯接着一杯,甚至让我终于爱上了这股苦味。我本来已经选择了放弃——更准确地说,是放弃了按照原计划完成这款游戏。但是离星——我们的关卡设计师,还是竭尽全力地用现有的系统拯救了这款游戏,甚至比起原设计也不落下风。至此,
21天开发者日志08-欢迎来到空间站
在主美秋长和程序离星的努力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空间站探索玩法的demo!现在,玩家操控的角色真的像是个宇航员了!其实计算机终端那边也有不小的进展,但还是等完全做完再和大家见面吧!除此之外,我们也再次确定了具体的游戏设计:1、删除战斗系统,改为扫描到未知生物后直接结束;2、除了寻找Bug,修复空间站终端小游戏,以及开门关门的玩法,其他的解谜玩法全部都取消了;3、游戏将着力于核心机制的实现
21天GJ开发者日志06-进展神速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推荐一个在线文档:这里面是我总结的一些 大家在GJ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算是一个非官方的补充。虽然目前只记录了两个问题,但未来会继续更新。如果你需要帮助,也可以告诉我,我会把解决方案也记录到这个在线文档之中。好的,那接下来就该谈正事啦。例行汇报开发进度:1、主美秋长辉明已经完成了主要游戏场景-空间站的初稿设计。虽然我觉得已经有了那个味道,但主美精益求精,还想
21天GJ开发者日志04-被超神队友带飞的我
作为参加过数次GJ的“老兵油子”,我自己放过鸽子,也被放过鸽子,因此一开始就做好了觉悟,哪怕其他程序只能当啦啦队,我也要一个人把这个游戏做完。结果,昨天任务发下去,到了今天检查成果的时候,我却发现:我的队友们怎么这么强!所有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简直不敢相信。(有的队友说还没做完,因为有bug,但这不是正好嘛!)首先是DD同学只用一天晚上就做完了小游戏——这个方案曾经是我们的八个选题之一!虽
21天GJ开发者日志11-初次尝试关卡设计,欢迎大家指出不足
由于游戏的整体构思与基础框架都是由我一人决定的,关卡设计的任务也很自然地交到了我的手上。只是我作为一名程序员,在关卡设计方面确实没有多少经验。虽然这些日子恶补了不少知识,但想要顺利设计出足够令人满意的关卡,还是有点困难的。拖拖拉拉构思了好几天,我终于把第一版的关卡设计了出来,也拿给大家做一下评判:以下是设想中玩家第一轮游玩的过程:玩家将从气闸舱醒来,除了wasd以及qe的移动提示之外,玩家
21天GJ开发者日志18-关于我组到的路人队友是超神大学生这件事
参加这次gj,我的感受几经变化。最开始,我只是想用个48小时级别的方案去参加一场21天级别的比赛,最大的追求就是完赛,越简单越好。但是,程序组的几位队友实在是太给力了,这就又让我产生出了更大的期望。之前的几次gj我都是担当主程的同时担当队长,这次成了策划,程序方面就放手不管了。但这也为后面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如果是一人开发,或者其他人就搭把手的模式,其实是不需要版本控制系统的,所以我也就没
投票21天GJ开发者日志02-开题会议
经过昨晚的一场头脑风暴,我们的组员一共提出了整整8个策划案!为了从中挑选出能让大家都满意的那个,我们又开了3个小时的“拉票”会议,对每个策划案进行讲解、答辩。现在,我把这两天想出的方案都拿出来给大家说一说,大家如果没有思路的话也可以借鉴一下。1、BUG?反正过关了!提出者:level游戏类型:解密,搞笑。简介:玩家将在其中找到bug点,去进行修复具体方案:但玩家要打开这个节点会消耗“
21天GJ开发者日志05-书写我的“史诗”
紧接上回,在了解到小组内藏龙卧虎之后,我转变了思路,开始“发动群众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己蛮干。而这第一步,就是要恶补项目管理学的知识与概念。一般来说,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团队,一起通力协作解决的“大问题”的合集,被称作“史诗”(Epic)。而从用户角度去描述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则会使用“用户故事”(User Story)这个词。至于具体的工作,即从宏伟目标中拆分的“零件”,会被称为“任务”。因此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