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阶段政策详解
修改于1 小时前211 浏览攻略区
本篇攻略主要是将圣人阶段转国族阶段时需要保留的政策进行分析、列举中朝人物积累、对引申政策进行说明。
在当前版本中,国族阶段的玩法核心为实施引申政策和太学系统求学,各个爵位、近侍官职和后宫官职仅作为补充说明(可参考我以前的帖子)。太学系统适合培养高智略人才,通过察举或者手动推荐将人才任用进太学内,任命相关教材让太学生学习教材相关政策能力;实施引申政策中每个职业的第一个政策后即可获得相应的身份buff,携带身份buff的人才可以通过任命为经书博士来为太学生传授技艺buff。若玩家处于圣人阶段且只想快速统一九州劝进或专注于版图、全政策的实现,则不推荐升入国族阶段。
国族阶段特性说明:
1.将人才选进中朝时,其自带政策将立刻生效,在国家但其离开中朝后也会立刻失效(在全部增益——政策中可以查看),携带方国流派政策、礼法流派政策、非中夏流派政策的诸子流派人才被选进中朝时,其携带的政策也会立刻生效。
2.进入国族阶段后,当人才携带无中生有能力生效时,可无视政策前置条件实施任意的引申政策,通过无中生有能力可先实施关键引申政策。
3.进入国族阶段时,会立即改革完成典章国制的将军制和内朝制;若地方制度为食邑制则也会改革完成典章国制的州郡制,因此可先将地方制度改为食邑制再进入国族阶段。
在当前版本中,由于进入国族阶段的条件要求较高(九州统治力大于90%、为中央集权制王朝天子),因此部分外交类、战争类政策重要性有所降低,需要对政策进行重新评估,下面我将对进入国族阶段时需要保留的政策进行分析。
独尊政策
对于独尊流派的选择,我分为三种,即推荐独尊流派、可选独尊流派、不推荐独尊流派,分别列举在下面。(排名顺序即为先后)
推荐独尊流派:儒家
说明:早在在圣人阶段,儒家便因其主修内政、教育值高及治理相关政策多便成为强力流派,适合新手以及喜欢培养类玩家游玩。进入国族阶段后,更新的太学系统更是弥补了求学系统任用高智略人才求学蛮的缺陷,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即低智略人才进行求学,高质量人才进入太学),最大化培养高属性人才,让儒家流派可玩性更上一层。以培养人才玩法为主的玩家务必选此流派进入国族阶段游玩。
推荐独尊流派:法家
说明:法家主修革新,以施政相关政策居多,需要大量操作,适合短期施政、速通类玩家游玩。进入国族阶段后,由于所需的杂糅政策有限,法家流派的强度有所下降,但是法家流派技能迁户移民依然强力,且施政效率在该阶段依然有效,可增加中朝人员推进积累速度,同时没有施政成本负面加成,因此,若玩家需要只想快速实施全部引申政策或者国族快速封禅,可选此流派进入国族游玩。
推荐独尊流派:农家
说明:农家主修生产,以农业、粮产相关政策居多,适合新手以及种田流玩家游玩。进入国族阶段后,由于所需的杂糅政策有限,选农家为独尊流派可确保不缺粮食及种田时间间隔短,同时农家专属技能开山劈岭可改变全部城邑的地形占比,想要长期统治北漠、造高产量城邑的玩家可选此流派进入国族游玩。
可选独尊流派:医家
说明:医家主修养生,以延寿、治病相关政策居多,不太适合作为主流派游玩(为辅助流派游玩最佳)。进入国族阶段后,由于所需的杂糅政策有限,会不可避免的舍弃部分医家加寿命政策,若玩家需要保留携带关键能力、高质量的人才,较为平稳度过转阶段前后几年时间,并培养高寿命、高质量的人才,可选此流派进入国族游玩。
可选独尊流派:墨家
说明:墨家主修建设,以工术、城防建设相关政策居多,主打的就是防御,整体强度较为中规中矩。进入国族阶段后,若想要进行大量修建建筑、追求高城防及多城防军、操控ai势力继承权等娱乐性玩法,可选此流派进入国族游玩。
可选独尊流派:兵家
说明:兵家主修军事,以攻城、谋略相关政策居多,主打就是进攻,整体强度较为中规中矩。进入国族阶段后,若还想追求军队战力最大化,可选此流派进入国族游玩。
不推荐独尊流派:纵横家
理由:随着版本的更迭,纵横家强度持续下降,由于进入国族阶段条件的统治力、纪元限制,进入国族阶段后对周围所有国家呈现压倒性体量优势,外交收益、交涉能力、外交损失等政策近乎没用,威压吞并政策收效胜微,流派技能用处不大,因此选取个别政策杂糅即可,没必要独尊该流派。
不推荐独尊流派:道家
理由:由于进入国族阶段条件较为苛刻,完成条件后几乎为游玩中后期了,且道家政策两极分化严重,流派技能仅适用于前期,因此此选取个别政策杂糅即可,没必要独尊该流派。
不推荐独尊流派:阴阳家
理由:阴阳家-50国家教育值负面效果过大,且太学系统也没法彻底取代求学系统,整体流派政策树也比较平庸,观星、祭祀相关政策也可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因此不推荐独尊该流派。
杂糅政策
接下来,本人将依据个人经验、已知政策作用进行分析来得到需要保留的杂糅政策,由于每位玩家独尊的流派不同,游玩时侧重点不同,因此我对杂糅政策进行分类,玩家可参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杂糅,杂糅标准如下图所示:

杂糅政策标准
目前杂糅政策标准偏向考虑大体量国家所需的杂糅政策,小体量国家(如进国族阶段后自行分封)暂不考虑。本人先将全部需要杂糅的政策列举出来,再细化分析推荐独尊流派可杂糅的政策,所有流派的杂糅政策选择如下图:

儒家杂糅政策

法家杂糅政策

农家杂糅政策

医家杂糅政策

墨家杂糅政策

兵家杂糅政策

纵横家杂糅政策

道家杂糅政策

阴阳家杂糅政策
除去以上必杂糅的政策,接下来我将具体根据各个流派特性,分析推荐独尊流派可以杂糅的政策。
若玩家选择独尊儒家流派,且主要偏向人才培养,除去必杂糅的25个政策,还可选以下杂糅政策:
墨家:力奋久止、间虚盈厚、端尺区域、久宇始端、化量环质移
道家:作册、天人相应
医家:灵枢素问、足臂经、藏象
阴阳家:算筹
若玩家选择独尊儒家流派,且打仗培养兼备,除去必杂糅的25个政策,还可选以下杂糅政策:
墨家:力奋久止、间虚盈厚、端尺区域、久宇始端、化量环质移、钜子
道家:作册
医家:足臂经
兵家:战车、避高趋下
阴阳家:算筹
若玩家选择独尊法家流派,且需要快速施政,除去必杂糅的25个政策,还可选以下杂糅政策:
儒家:法效后王、皇矣
墨家:力奋久止、间虚盈厚、端尺区域、
道家:利用、天人相应、作册
医家:灵枢素问、足臂经、藏象
说明:该杂糅方案是将培养人才与快速实施引申政策进行结合得到的,若玩家想要追求极致的实施政策,可舍弃可选墨家杂糅政策重新选择加施政效率的政策。
若玩家选择独尊农家流派,且主攻种田建设,除去必杂糅的21个政策,还可选以下杂糅政策:
儒家:皇矣、成均
墨家:力奋久止、间虚盈厚、端尺区域、久宇始端、化量环质移、钜子、二版垣、四版垣
道家:天人相应、作册
医家:灵枢素问、足臂经、藏象
若玩家选择独尊农家流派,且种田打仗兼备,除去必杂糅的21个政策,还可选以下杂糅政策:
儒家:皇矣
墨家:力奋久止、间虚盈厚、端尺区域、久宇始端、化量环质移、钜子、二版垣、四版垣
道家:天人相应
医家:灵枢素问、足臂经、藏象
兵家:战车、避高趋下
注:杂糅政策的选择核心在于权衡各项属性的优先度,而这种权衡标准因人而异,由于现版本国族阶段主要玩法为太学系统和实施引申政策,因此本攻略侧重于教育发展,若侧重其他方面则最终结论可能有所不同,故此分析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提出意见。
引申政策
接下来将对引申政策进行说明,在说明之前先列举引申政策前置条件——即中朝人物积累相关公式。
中朝人物积累相关公式:
文化亲和速度=独尊流派系数×100
人物主政速度=[人物智略×心性系数×(职业系数+主政流派系数)÷4]×(1+施政效率)
人物辅政速度=[人物智略×心性系数×(职业系数+辅政流派系数)÷8]×(1+施政效率)
总积累速度=文化亲和速度+人物主政速度+总人物辅政速度
注:“[]”内的部分向上取整,单个速度公式向下取整。
说明:在这里感谢@鴥彼飞隼(Q名:夯烎茓菿奣)的公式整理,下面我简单的进行解释该公式。
独尊流派系数:即独尊流派对应的流派相关系数,下文将列出图表。
心性系数、职业系数:即独尊流派对应的心性相关系数、职业相关系数,下文将列出图表。
主政/辅政流派系数:主政人物/辅政人物自身的流派在施政重心的流派系数。
当主政人物或者辅政人物没有职业时,职业系数为0。
施政重心、职业身份、政策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农本政治——农士——农事
军本政治——军师——军事
道统政治——文士——文化
康养政治——医者——医药
刑名政治——治士——治安
秘谍政治——谍者——谍战
交邻政治——辩者——外交
心性相关系数、职业相关系数、流派相关系数如下图所示:

心性相关系数、职业相关系数、流派相关系数
因此,中朝任用官员时最好选择墨家流派人才,以道家流派或者阴阳家流派人才作为补充;中朝官员心性以智为主(若偏向种田建设,则中朝官员心性以信为主);想要快速实施完32引申政策,则推荐先完成军师的第一个引申政策,中朝人员拥有军师职业时,推演军事、文化、外交、谍战这些引申政策树都有较大的优势。
介绍完中朝人物积累相关内容,下面我将对各个引申政策进行分级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国族阶段总共有70项引申政策,通常情况下只能按顺序解锁,但引申政策树最多选择32项职业政策引申,需要通过无中生有能力先实施关键引申政策。
引申政策分析

农士政策
[指标释义]
“农士”身份:职业为农士时获得buff农业能力+15%,且该身份可加快中朝积累速度,任命经书博士时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温暖期/小冰期:全部增益——星象效果里可查看,温暖期腐坏率+35%、粮产+25%、生育率+1%,小冰期腐坏率-10%、粮产-45%、生育率-3%。
城防建筑:每座城邑所修造的城防建筑(城壕、吊桥、马墙等),一座城邑最多造9座建筑。
粮仓容量:每座城邑每个粮仓可容纳的最多的存粮量。
[综合点评]
农士政策树相比于其他的引申政策树而言,算是比较强力的政策树了,但加成依然比较少。每3点水利+1%粮产,即提供3.3%粮产加成;每3点农术+1%粮产,考虑到基础农术1,技术系统提供2.1农术,诸子政策提供2.9农术,农具充足提供1农术,食盐充足提供0.5农术,一共加起来最多提供7.5农术,相当于提供2.5%粮产加成; 一座城邑城防建筑最多9个,提供9%粮产加成,绿肥种植的主要作用也只是降低腐坏粮食并不增产粮食。农士政策合计理想情况下也就提供30%粮产,因此需要在杂糅的时候选择粮产加成多的政策作支撑。
绿肥种植:假设没有粮仓、不考虑其他支出的情况下,每年粮产为X,腐坏率为Y,则每年结算后剩余粮食XY。在温暖期时,腐坏的粮草将额外产生2XY/3的粮草;在小冰期时,腐坏的粮草将额外产生XY/3的粮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该政策的效果为在温暖期时腐坏率降低为原来的1/3倍;在小冰期时腐坏率降低为原来的2/3倍。

军师政策
[指标释义]
“军师”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行军补给、敌军损耗:这是一个组合,敌军损耗意为在敌人的城邑上移动,每移动一个城邑,就会遭受到减员;行军补给则为抵消敌军损耗造成的减员效果。现版本默认的敌军损耗都是1,行军补给都是1,而荒废城邑的敌军损耗则为2,每增加一点行军补给,我方在荒废城邑行军的兵源损失就减少10%。
渡津、海港、关塞、要地:均为城邑特性,可在城邑——地理状况中查看。
战争时长上限:即每个战争名分规则详情的战争最多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互占城邑则为30年上限,不占城邑则为15年上限。
[综合点评]
军事政策树在整个引申政策树里比较中规中矩,大部分政策都是以粮饷为代价提高军事属性,若玩家在国族阶段国力、体量远超其他诸侯则没必要实施该政策树大部分政策。
骑兵战术:全车的骑乘占比为25%,全胡刀的骑乘占比为20%因此该政策最多加5%的行军速度。
地障战术:敌军损耗+3%意味着敌对方每攻下一座城邑就减员3%,但对于国族阶段玩家来说,不可能每座城都被占领,却要多承担全部城邑城防军300%粮饷,因此实际为负面政策。
边防预警:只需要消耗20%军队粮饷,就能实现边防、关塞、要塞地区防御大幅度加强(敌方攻破后将会被造成10%-20%的减员),只要没占领全地图1457座城必点此政策。

文士政策
[指标释义]
“文士”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相貌”不凡者:拥有相貌buff的人才,无论相貌buff为正面buff还是负面buff。
发现遗墟的概率:每年2月、6月、10月都有概率刷新出先民遗墟,不过刷出文物随机性太强因此效果一般。
[综合点评]
文士政策树在整个引申政策树里效果偏弱,主流文化传播速度可通过学派交流替代,叛心可通过消灭叛军降低,仅仅有一两条效果稍好的政策。
乐府征诗:每100点文化量骚乱-1,而玩家进入国族阶段普遍文化量接近2000,每年可降低骚乱19-20,效果显著。

医者政策
[指标释义]
“医者”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综合点评]
医者政策树在整个引申政策树里效果偏弱,加工农术的政策、加寿命的政策勉强可以实施。

治士政策
[指标释义]
“治士”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盗风:盗风可视为犯罪率,且城邑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同时盗风也决定时弊民瘼所增加的骚乱值。盗风相关的计算如下所示:
游民劫掠=游民人口÷城邑人口×0.1
外来人员=人口流入÷城邑人口×0.5
罪犯逃离=人口流出÷城邑人口×(-0.15)
官员治理=县令维稳×(-0.005)
本地骚乱=骚乱×0.01
时弊民瘼增加的骚乱量与盗风的关系如下:
时弊民瘼=人口上限×拥挤度×盗风÷10000
盗风单位1%,计算结果单位骚乱1%,结果向下取整
拘捕率:监狱建成的效果,监狱通过抓游民、罪犯来降低盗风的影响;同样的,诛乱造成的人口消耗也可以通过监狱转化成刑囚。
诛乱效果对盗风的影响如下:
人口消耗(0.01+盗风×0.29)×人口,减少(20+县令维稳÷10)%骚乱,减少盗风的30%。
人口消耗×拘捕率=刑囚人数(拘捕率相加计算)
全国工商盈利:工商盈利即为市税的税基,市税的来源有人口流动、有股份的市肆带来的零售股份分红、市肆交税等。工商盈利的提高与降低实质上为税收的提高与降低。
[综合点评]
治士政策树在整个引申政策树里为垫底的存在,所有政策加成极小,盗风-0.1/年与盗风-1/年实测效果为-0.1%/年和-1%/年,用处不大;拘捕率可通过多造监狱拉满,也没大用,非必要可以忽视治士政策树。
都邑宵禁:治士政策树里唯一一个效果稍好的,工商盈利降低不影响钱币产出,盗风-1%/年可延缓其增长。

谍者政策
[指标释义]
“谍者”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散播谣言效果:即内务阁战争界面散谣成功的效果,若散谣成功则增加我方得分、降低我方阵营国家20点厌战、20点骚乱;若散谣失败则增加我方阵营国家30点厌战、30点骚乱。散谣把握如下:
谍战:基础+3
使臣:+使者谍战能力值/4
谍网:+我国在该国的情报网-60
宗室安全:防止被他国刺客刺杀的概率,一般情况下通过禁府——加强近卫、九卿增加安全性官职等方式即可避免被刺杀。
[综合点评]
谍者政策树在整个引申政策树里为垫底的存在,所有政策加成对于能进入国族阶段的大体量国家来讲几乎无用,无论是散谣成功还是破坏成功都对之后的治理无帮助,只有铁锁横江稍微有点娱乐性。
铁锁横江:敌对、冲突势力无法走与我方连接的水路,实际上强度一般,且限制颇多(水路绝大多数处于九州内),因其较适合娱乐玩法,玩家可选择是否实施该政策。

辩者政策
[指标释义]
“辩者”身份:同农士身份,获得buff、加快中朝积累速度及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艺buff。
著经立传:即学派推演——著经立传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写出太学指定教材,目前成功概率最高为76%。
[综合点评]
辩者政策树与外交相关性较大,整体强度其实偏弱,但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可玩性,若玩家玩法偏向外交,可多实施该政策树政策。
外兵助战:附庸多且自身处于老龄化、高龄化阶段时可实施此政策,每年可以获得额外的预备役。
解经自注:若实施该政策后,推演成员有概率获得著经特长buff以增加著经成功率,著经立传概率最高可达100%,想要撰写多个指定的太学教材的玩家可以实施该政策。著经特长的buff如下:
经技﹣著经立传成功概率+3%
经术﹣著经立传成功概率+6%
经法﹣著经立传成功概率+9%
经艺﹣著经立传成功概率+12%
经道﹣著经立传成功概率+15%

著经特长buff示意
总的来讲,国族阶段引申政策效果过于偏弱,如果并非体验国族阶段其他功能则不要进入国族阶段,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于政策选取有争议,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我会进行补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