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远光84》卷走了莉莉丝百亿射击梦
投票8 小时前811 浏览综合
是远光吗?
不,是台风。

当一场名为《远光84》的超级台风在莉莉丝的游戏版图上空盘旋六年,最终以2025年8月全球公测的姿态登陆时,它带来的并非预想中的风暴级收益。
而是一场夹杂着“10亿研发成本”、“外挂瘟疫”与“暴力裁员”的毁灭性灾难。
这款被倾注了转型大DAU时代野心的旗舰项目,在耗时2180天、燃烧远超10亿元资金后,非但未能点亮莉莉丝的未来。
反似一场狂暴的台风,将六载心血、核心技术骨干与商业前景一并卷入深渊。

风雨欲来之际,2025年9月,莉莉丝内部一场悄无声息的风暴率先登陆职场社区。
多名员工爆料,《远光84》项目组已启动大规模裁员,首当其冲的是整组实习生及大量“驻场外派”。
这些名义外包实同正式工的特殊角色,长久以来被视作大厂应对成本压力的“弹性牺牲品”,如今成为项目困境的第一批具象化注脚。

而更令行业警觉的是,这场裁员似乎并非终点。
因为业内迅速有消息补充:项目计划整体削减200人,策划团队仅保留20名核心,余者或被“优化”或被调离。
有传言称,前《永劫无间》主策、《远光84》现任制作人已悄然带领部分核心策划转战新项目,留下一个失血严重的团队在84号台风的余波中挣扎。

10亿赌注沉底
《远光84》公测首月的数据报表,可以说是冷面无情。
iOS端排名光速跌出总榜200名开外,Steam平台玩家同时在线峰值不足5000人,甚至还不到一年前测试期4万人同时在线的十分之一。
Taptap超百万下载量的光环,在预估仅36.7万的首月下载量与2.9万美元收入面前迅速褪色。

8月,《远光84》的公测沦为对“六年十亿”宏大叙事的一句反讽注脚。
第三方平台赤裸裸的现实摆在眼前,游戏在苹果与谷歌两大商店的收入表现,面对高达十位数的研发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投入产出比严苛的射击市场,这个成绩连及格线都未触及。
六年十亿未能换回一个市场立足点,本质上是对研发方向的全盘误判。

失控的外挂与崩塌的口碑
如同台风过境后,相伴滋生的灾后疫情,外挂问题在《远光84》公测初期便呈现爆炸性蔓延。
在电商平台和游戏论坛阴影处,“远光84科技”公然叫卖,低至5元的“白菜价”换来的是透视穿墙、自瞄锁头的绝对优势,彻底污染了游戏本应公平竞技的土壤。

一时之间,玩家在各大评分平台的愤怒声讨。
“管理松懈”、“作弊零成本”、“神仙打架”,这些高频关键词像一把把利刃,刺穿了游戏摇摇欲坠的口碑防线。
在某乎、某博等平台的玩家讨论中,伴随着一片骂声,还有“四不像缝合怪”、“优化极差”、“外挂毁掉竞技性”等压倒性的负面标签。

而对于资深FPS玩家们而言,当公平性成为笑话,再精良的画面也无法挽留那些真正渴望对抗的灵魂。

七年七度转向的研发周期
深挖《远光84》这场台风过境般灾难的根源,其核心战略在过去漫长的研发周期内如同遭遇了紊乱的气流,经历了至少七次重大路径变更。
2018年立项时,其锁定的“大逃杀”正值全球热潮之巅,却在六年开发长跑中被《和平精英》等头部产品的持续进化与《三角洲行动》掀起的“搜打撤”摸金浪潮远远甩开。
初露锋芒的2023年海外测试版本凭借独特的四人组队机制与喷射背包设定展现差异化潜力,本可成为一线突围的远光。

然而,项目组却在后续转型中令人瞠目地抛弃了自身优势。
先是削足适履般强改四人组排为APEX标志性的三人队制,导致因原版三人上限而流入的核心群体迅速回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远光84》放弃四人组排后,APEX反而适时推出了这一模式。

此后项目陷入一种创意迷失的状态。
2024年初《幻兽帕鲁》现象级爆火后,项目组又急忙引入生硬的“叭滴”捉宠系统,试图缝合时下热点。
然而在玩家反馈中,“宠物沦为一次性道具”、“玩法割裂”、“失去英雄射击核心体验”成为普遍诟病,反而成了累赘。

与此同时,技术层面的致命问题席卷了整个开发进程。
坊间多次传言项目经历了引擎更换(Unity到虚幻引擎UE),直接推倒重来的代价是天文数字的沉没成本与宝贵时间的流逝。
《远光84》不断改变开发方向,在战略摇摆与技术返工中虚耗了所有宝贵的窗口期。

部分有幸参与过早期测试的用户在感慨,这个项目像一栋不断加盖楼层却忘记打牢地基的危房,2023年时出现的差异化让游戏尚有一丝生机,后来所有的加法都只是让崩塌时的碎片更多更沉。
是对市场投机式追逐导致的自毁长城?
抑或是管理团队在技术、创意与市场嗅觉上的系统性缺失?

台风过境后的残局:莉莉丝的十字路口
《远光84》的灾难性登陆,其冲击波远不止于一个项目的崩溃。
它紧随莉莉丝倾注资源的派对游戏《生活派对》项目组裁员阴霾,残酷揭示了这家昔日以“设计驱动”和SLG出海见长的巨头,在强技术、高生态壁垒的射击与社交品类转型之路何其艰难。

面对腾讯《三角洲行动》2000万日活与《无畏契约》手游的巨大压力,莉莉丝仓促打造的《远光84》既未能掌握品类所需的重度反外挂技术与持续运营经验,也未能形成有力的差异化定位。

更令资本市场与行业观察者忧心的是,《远光84》这场昂贵的失败,或将透支莉莉丝未来数年的战略资源与试错空间。
六年的团队积累、十亿量级的资本投入——
这样规模的“学费”,对任何一家游戏企业而言都堪称伤筋动骨。

在裁员风波持续发酵、玩家社区信任崩塌的双重压力下,莉莉丝能否重整旗鼓迎接下一轮挑战?
其引以为傲的“设计驱动”理念,又该如何在技术要求更为严苛的次世代品类中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
而《远光84》究竟是天灾般的时运不济,还是人为战略混乱的自毁苦果?

当本土玩家对“10亿画框里的外挂天堂”报以冷笑,当全球榜单上属于莉莉丝的坐标逐渐黯淡,这场风暴或许终将被时间归档为历史,但它掀起的质疑却永远悬挂在所有游戏开发的野心家头顶:
在创新裹挟、技术迭代的汹涌浪潮中,我们究竟是用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雕未来,还是在一轮轮无舵的转向里制造着昂贵的海上幻影?
若是幻影,则在台风来临的时候荡然无存。

不过对我而言,或许《远光84》的坠机并非悉数坏事。
至少我不用看那些APEX主播们打这游戏的商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