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大众点评鉴赏组 儒林外史·范进篇 的评价

期待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Web 官网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吾范进,一介书生,回顾一生,虽历经坎坷,然所求者,非权非贵,乃文以载道,以学化人。吾之经历,若能启后世学子,使之知学问之真谛,在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则吾愿足矣……吾之故事,虽为游戏一景,然其中之哲理,望诸君细品,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明代中期,我,范进,一名平凡至极的广东童生,生于寒微之家,自二十岁起,便踏上了科举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二十年间,春去秋来,我考了二十次,却始终名落孙山。
村里的孩子开始叫我“范进老童生”,我的名字,在邻里乡亲之间,成了一个笑话,成为了一个关于坚持不懈却屡遭失败的讽刺故事。
我的居所,是镇外一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与年迈的母亲和勤劳的妻子相依为命。生活虽然贫寒,但我心中的火焰却从未熄灭。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茅草的缝隙,照在我的脸上,这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开始。我起身,望着窗外那片贫瘠的土地,心中虽然对未来充满了忧虑,但我的初心依然未曾改变……
今天,我要去集市买些笔墨,准备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一次科举考试。母亲用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递给我一块干粮,眼中满是期待与担忧。我紧紧地握住,仿佛握住了整个家的希望……
集市上,人声鼎沸,我穿梭其间,试图在众多摊位中找到质量尚可的文房四宝。这时,一个声音响起:“范进啊,又来买笔墨?趁早收了这心,想办法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说话的是胡屠户,我的岳父,他的话语里总是带着几分嘲讽。我抿嘴一笑,礼貌地点点头,心中暗自发誓,这一次,定要让他刮目相看。
夜幕降临,我独坐在昏暗的烛光下,手中握着那支新买的毛笔,笔尖轻触宣纸,一行行工整的小楷跃然纸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我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饥饿和疲惫如影随形,但我心中的信念如同那缕烛火,虽然微弱,却坚定地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终于,科举之日来临。我穿戴整齐,怀揣着满腔热忱步入考场。三天三夜的考试,我笔耕不辍,将多年所学倾注于纸上。走出考场那一刻,我抬头望天,心中既有释然也有忐忑。
数日后,放榜的消息传来,我紧张地挤进人群,目光在榜单上搜寻。“范进”二字赫然出现在秀才之列!我一时难以置信,颤抖着手指,泪水模糊了视线。这一刻,所有的嘲笑、苦难似乎都化作了过眼的烟云……
成为秀才后,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的目光由不屑转为尊敬,胡屠户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转变……我开始在镇里教授学童,享受着知识传递的乐趣。然而,我并未满足于此,科举之路,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第二次省试,我再次脱颖而出,成为了举人。这一步的跨越,让我真正踏入了仕途的大门。昔日的穷书生,如今也能在宴会上与士大夫谈笑风生,我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了佳话。
入朝为官,我始料未及的是,官场之中远比科举更为复杂。权谋、利益、党争……我坚守着读书人的底线,却也渐渐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世态炎凉。我开始参与处理国家大事,每一次决策都需慎之又慎,因为它们关乎民生,关乎天下。
在权力的漩涡中,我目睹了太多人性的贪婪与堕落。有人为了权势不择手段,有人在金钱面前丧失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他们或给我指引,或与我并肩作战。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有些来自权贵的阻挠,有些来自内部的腐败。但每一次,我都坚守着底线……
午夜梦回,回望来时的路……梦到了去世父亲的谆谆教诲,梦到了那些在茅草屋中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清贫时光……我深知,我不是当官的料,只是那份不屈不挠的坚持和对善良的执着一直支撑着我走到现在……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逐渐反思科举制度以及它对读书人的影响。我意识到,尽管科举为底层士子提供了上升通道,但同时也制造了无数如我般的悲剧……
晚年,我选择辞官退隐田园,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在村里,我开设私塾,亲自教授孩童,希望能引导他们走上一条更为宽广的学习之路……到此,关于我的故事也讲完了!虽然在历史上,我,范进,可能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若能以我的经历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那我的一生也算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