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wheny 换影循迹 的评价

Whwheny
修改于
1 天前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不推荐
可玩性
发布来源
华为P40
Bionic Bay 评测【70/100】
我是头一回在剧情和玩法之间见到如此严重的撕裂感
这个差评代表我不喜欢,如果你和我一样,算是个剧情向玩家,我觉得你多半也不会喜欢。这个”70”只是代表我对其第二章和第三章玩法和“部分”关卡设计的认可。当然,上述语言极具概括性,具体细节也请听我细细说。
剧情和玩法两个人各玩各的。
我先拿《Inside》举例子,Inside全程一句话没说,却能把主角经历了什么讲得清清楚楚,而且途中有不少“剧情与玩法相辅相成”的桥段。 Inside会从场景中讲故事,而本作,我几乎完全没有从环境中感受到它的叙事。你仔细观察环境还会发现超级多的素材复用,“素材复用”又能推进什么剧情呢?
既然环境并未驱动本作的剧情进展,那么有没有文字呢?有的,游戏全程你会见到5段日志,对于普通玩家来说,这些就是你能感受到的剧情的全部内容,那些日志也相当的碎片化,我猜你在游玩过程中看到下一篇日志很有可能就忘了上一篇讲的啥了,这日志几乎无效。
先暂且不谈剧情到底如何,我认为本作在剧情与玩法的结合上做的十分平庸,甚至偏差。剧情和玩法几乎彻底分离,使得中间那些细如游丝的联系也看似不起眼了起来。然后,我感觉所有机械都是在毫无理由地攻击我!机械为了攻击而去攻击,我为了躲避而去躲避,剧情在这里并未做出任何配合。
说下优点吧,调节一下节奏。
先把剧情抛在一边,我认为本作二、三章的“部分“关卡设计是优秀的。有很多新机制的融入,作者还利用这些机制创造了一些新奇的关卡。最值得称赞的是,本作的二三章的”部分“关卡设计会诱导玩家去利用某个机制的某个特性。
为了调节节奏,关卡内偶然还会出现一些追逐战。它要求你对当前状况作出瞬时判断并运用获得的能力躲避攻击,或者你也可以多尝试个几十次来”背板”,但不管如何,手速都是必须的。
本作的存档点做得相当人性化,每个存档点的间距很小,你基本不会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重复跑图的情况。如果你在离下一个有档点只有一点点的距离的时候不小心死了,游戏会很友好地让你复活在下一个存档点。非常”暖心”,这应该鼓励所有游戏学习。
手感、美术,动画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美术相较于游戏内容真的是个无关紧要的内容。游戏内容既是加分项也是减分项,而美术,只不过是个卖点罢了。
一个可能对于部分人来说算优点的东西,理论上来说本作可以玩很长时间,因为本作有竞速模式,这个竞速模式嘛…………说白了就是”刷图”,我极度怀疑开发商做这个模式就是为了增加性价比用的。
让我打差评的最关键原因在于此:累
“长”不是缺点,”累”才是缺点。要说流程,本作整整有二十三关,通关时长达到了惊人的13个小时,性价比看起来极高,对吧?(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当你在购买游戏的时候,你更在意”性价比”还是”好玩”?于我而言,如果足够好玩,我基本上可以忽略性价比。)
很难形容本作的游玩感受,不过,我觉得用”心累”来形容更为恰当。部分关卡设计是有想法,这没问题。但是这些”想法”不是那种尤里卡时刻,而是更接近那种”跳刺类ìwanna游戏”的”如何更好的布置刺儿”的想法。二是本作中很喜欢设(2)问(3)问,关卡中某些位置的设计就是前面某个片段的Plus / Ultra版,有刻意加长游戏时长的嫌疑。三是我个人认为作者应该将整个第一大章完全删掉或浓缩至一个关卡中,整个第一大章与后面的二、三大章可以说是完全不搭。二、三章还略微有点动脑的成分,第一章就是纯跑酷,并且整个第一章的关卡设计极!为!平!庸!。当时我玩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设计第一章和二三章的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俩块风格差距大到令人吃惊。在我看来,第一章除了拖对长之外,我没有看到任何其保留下来的必要性。
通关时长13h,有效游戏时长可能连一半都不到。最重要的是,通关时本作给我的感受是:“终于结束了。”
看到3🐟老师的评测也在说这个“心累”这个事情,这让我更加坚信这不是我的口味所引起来的不适感,而是游戏本身就存在着的大问题。
总结:
虽然本作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部分”(希望你注意到了我的用词一直都是“部分”!)桥段设计很有”点子”,但是这些点子夹杂在平庸关卡中,让整个游戏流程疲惫不堪。更何况本作还有剧情表达层面的问题,它将本作的高度进一步拉低,
我不会把本作推荐给你。本作是一个还需打磨的花瓶。
TapTap
TapTap
TapTap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