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h, but no 诛仙2 的评价

yeah, but no
yeah, but no
yeah, but no双栖评测官
TapTap玩赏家
2025/8/7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可玩性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发布来源
Web 官网
《诛仙2》称得上是仙侠IP革新之作了。
作为诛仙IP的最新续作,《诛仙2》也算是在2025年盛夏暑假期间正式开启了仙侠之途。能看出游戏的用心之处,整体感觉了一下也能发现这个游戏,在传统MMO框架之下,做了大胆的革新,就目前体验而言:还不错。
~ ∞ ~ ∞~ ∞ ~
🌃画面音乐:
——画质技术革新的效果十分显著
游戏是依托于虚幻引擎与光线追踪的技术的,所以能明显感觉到游戏的场景塑造可谓是堪称惊艳
——青云山的云雾粒子有种动态飘逸的感觉,而河阳城建筑的瓦片甚至都纹理分明。
最重要的是,远景层次感带来的视觉冲击,能说得上是超越多数同类手游的水准。另外,PC端4K分辨率的水面反射和植被的交互感,感觉是达到了一个正常的端游水准了,而PE优化后,同样也还是能保持流畅高帧率的。
*不过也有部分玩家说设备画面问题,我个人没有遇到,不太清楚是不是个体差异的问题?
说回来角色建模,个人感觉有点两极分化,主角捏脸系统虽然是提供了模板化的选项,但是部分面部细节(比如肤质、光影过渡等等方面),还是略微显出一股塑料感 ,尤其肢体比例不协调的问题,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反观一些NPC比如陆雪琪、鬼厉,是属于精雕细琢过的,剧情过场动画也是堪称壁纸级别,主打一个:资源分配失衡的凸显......😓
经典的仙侠ip,国风音画是一大特色,bgm很古典,战斗音效也可以强调了剑刃破空和法术爆鸣的层次感,不过配音质量参差不齐,主角有点正太音,和剧情的基调违和感很大,而且部分NPC的对话机械感也很重....
~ ∞ ~ ∞~ ∞ ~
🎮可玩性:
游戏最大亮点在于脱战3秒一键转职;
玩家可以自由切换职业,不需要重复练号。所以PVE副本的战术组合灵活性大增,比如Boss爆发阶段切鬼王开盾,残血转神祝团队救场;
而且游戏还是三维成长路线。法宝锻造与属性炼化的仙枢院决定了核心战力;时装外观和染色集中在仙羽院,而且还能附加属性;仙修院主攻战斗技能专精与连招解锁。三线属性叠加的设计理念,理论是上支持多元发展的,但是难免陷入到常规游戏的死胡同里,也就是后期我们对资源的需求,会指数级增长,零氪玩家就需要一份极致的规划了。
而养成付费方面,法宝抽卡分成了攻、守、控三类金卡(掉率大概是0.6%左右吧),还需要搭配职业切换策略;而月卡,感觉要是想持续的好好玩下去,是必选项!服装虽然没什么直接数值,但是也通过<仙羽总分>变相影响属性,反正也是另一个层面上,延续完美系MMO的付费传统......
~ ∞ ~ ∞~ ∞ ~
🎛️数值合理性:
战斗体验,效果还好,技能光效可以说是满屏绽放了,绚烂的很,但是受击反馈很薄弱,一部分技能缺命中音效,而且提示很僵直啊,就需要玩家紧紧盯着CD图标才能判断释放有没有成功;
浮空轻功系统原本是应该提升操作性的,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受限于自动锁定,很难精准闪避,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操作的问题。
~ ∞ ~ ∞~ ∞ ~
🔖剧情:
双线叙事,经典IP情怀结合了一下创新,有种叙事节奏偶尔崩一下的错觉。当然过场动画是有种电影级质感的(比如碧瑶复活的桥段),但是主线推进的速度简直太仓促了,一些桥段的增加简直是在破坏沉浸感。
不过亮点也有,就是多线奇遇任务,亮点一出,直接又一次凸显了主线编剧功力的不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 ~ ∞~ ∞ ~
✍🏻建议:
感觉首发体验下来,稳定性欠佳;
最直观的就是技术短板十分明显,多线程切换重连的问题还挺严重的,后台切回必触发登录重载....发热就不用说了,功耗优化确实不足;
说回游戏内容问题,副本设计个人感觉还是有点争议的,日常有种自动化挂机战场的嫌疑,高阶团本数值卡点略显突兀了,普通玩家就需要反复刷装,蛮无聊的说实话......
虽然《诛仙2》的自由转职和三院养成两个最大亮点,加上经典IP打情怀牌,算是打破了传统MMO的桎梏,但是叙事仓促,和首发优化等等问题也很明显,如果要想突围2025年MMO的“诸神之战”,还是要用心下点功夫了。
54
18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