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lin对 三角洲行动 的评价
每个玩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评价,我就先说自己这一年来体验下来的感受。
最开始是我是奔着打战场模式去的,当时主推也是全面战场,烽火更像是附属品,毕竟隔壁暗区那个时候还没崩,依旧是手游摸金老大,第一个赛季几乎都在玩大战场,给我的感受就是:升级慢,枯燥,后来暗区也坚持不下去了,可能是设备也可能是土豆服务器,我退游暗区转到三角洲的烽火模式,因为有大战场经验所以烽火模式也很快上手,当时几乎没有朋友玩三角洲烽火一直大坝单排确实也无聊。所以当时觉得这游戏缝合玩法太多更没意思了。
之后版本主推烽火模式,更多朋友转入三角洲,我也慢慢正式起这个游戏,主打快节奏的战斗体验对于我这种 fps 莽夫非常合适,后来几乎有时间就跟朋友开几把,也不再去玩大战场。有一个更契合我能平替暗区的游戏我自然是沉迷上了。
穷的时候,遇到全装被踹飞,一直羡慕那些有钱随便起装的玩家,那个时候四套不是天价但买一套价格也不低,由于护甲机制很多情况下甲都是纸糊的,存款就一直在一两百万徘徊,舍不得消费的我当时体验极差,就一直在普坝以至于常规 kd55,也没有去过机密大坝以外的高级地图。当时就觉得这游戏太难赚钱了就一直和朋友娱乐娱乐。
再后来认识好几年的暗区的朋友入坑了,他们对于游戏的接纳程度更高,就经常带着我去航天乱跑,我也慢慢熟悉这个曾经遥望不可及的高级地图,起装也慢慢狂野起来,没钱了就跑会刀有钱了就上航天。当时就如赌徒一样痴狂。
再到 s4 赛季我玩懂了这个游戏,学会了制造台差价倒货,优化了对局思路,单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被关小黑屋了,没钱还是我最大的阻碍,看着他们三位数 m 的仓库,而我一直在 10-20 之间徘徊。有一段时间也想过退游,跑刀对于尝到过全装甜头的我真的很折磨。
让我回心转意的就是猛攻节活动,当时送点券和装备券,福利待遇更好,依靠这些再次让我回到曾经狂野的时候,也让我重拾信心,在 s5 之后,我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也慢慢的依靠倒货有了些家底,这种不拮据的状态是我认为普通玩家最好的状态,可以放心起四套五套,可以买一堆四级弹,是否热爱一个游戏就得看能不能在其中获得正面反馈。
总结来说三角洲早期乏味,中期抓住机会主推流行模式,现在已经是一个体量更大的主流游戏
要吐槽的就是概率性机制,匹配机制,对局人数统计,后刷新问题,
我朋友在宿舍楼逛一圈没看到卫星锅我进去第一眼就高亮看到了,后来有开物资透跑刀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看到红色物品刷在地下,已经显示了但在地面之下,我就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后刷新只在被标记玩家出现时刷新?
然后就是对局人数问题,大坝经常四队清图,但有时候却五队甚至六队都在图内,经常凑不齐 12 个人头刷不到天才少年的成就,你要说他们可能核心区之外,那么在航天也是没有任何枪声信息,撤离点也未开启,丢包撤名额不变,依旧会有人数差异,最明显的就是主播清图结算时人数换算甚至能有七个队伍,也没有明确对局内是否额外塞人,虽然都是反推理但玩家几乎达成共识认定这些行为。
最后就是概率性问题,出货会有保底机制,“唐人”号会有特殊照顾,当时破产了最后一舞跟朋友去猛攻航天,他们一个出非洲之星一个出瞪羚,是多红对局,这种出货保底作为暗区玩家我是认可的,但为什么不是作用到我身上,那一局我没有摸出任何高价值物品,在保底局之后依旧是高压局,低爆率强敌人,我猜应该是黑屋机制和补偿机制对撞导致爆率存在但我不作用。后来在黑屋局也试过和唐人号组队,我摸保险就是两个蓝,他随手一个衣服就是一张卡,然后再出个小红,我不信邪结果就是摸了一堆连小金都没有,等真没钱了去常规图又随手摸一个一百万的大红。
这些行为很让人难受,本意是让玩家有情波动,不能一直顺也不能一直倒霉,数据底下的玩家没有战斗体验就提高爆率感受摸金,数据高的玩家经常打架就匹配高战备敌人针锋相对感受战斗,可是太顺的玩家会被黑屋机制制裁,但唐人号却不受影响,有种不对等的感受,即便之前有说过优化这些东西不继续偏袒弱势玩家但依旧是没有起到作用,打得越猛就人机和高战备制裁,打得越菜怕人家哭了就一直给福利局,这并不公平。
最开始是我是奔着打战场模式去的,当时主推也是全面战场,烽火更像是附属品,毕竟隔壁暗区那个时候还没崩,依旧是手游摸金老大,第一个赛季几乎都在玩大战场,给我的感受就是:升级慢,枯燥,后来暗区也坚持不下去了,可能是设备也可能是土豆服务器,我退游暗区转到三角洲的烽火模式,因为有大战场经验所以烽火模式也很快上手,当时几乎没有朋友玩三角洲烽火一直大坝单排确实也无聊。所以当时觉得这游戏缝合玩法太多更没意思了。
之后版本主推烽火模式,更多朋友转入三角洲,我也慢慢正式起这个游戏,主打快节奏的战斗体验对于我这种 fps 莽夫非常合适,后来几乎有时间就跟朋友开几把,也不再去玩大战场。有一个更契合我能平替暗区的游戏我自然是沉迷上了。
穷的时候,遇到全装被踹飞,一直羡慕那些有钱随便起装的玩家,那个时候四套不是天价但买一套价格也不低,由于护甲机制很多情况下甲都是纸糊的,存款就一直在一两百万徘徊,舍不得消费的我当时体验极差,就一直在普坝以至于常规 kd55,也没有去过机密大坝以外的高级地图。当时就觉得这游戏太难赚钱了就一直和朋友娱乐娱乐。
再后来认识好几年的暗区的朋友入坑了,他们对于游戏的接纳程度更高,就经常带着我去航天乱跑,我也慢慢熟悉这个曾经遥望不可及的高级地图,起装也慢慢狂野起来,没钱了就跑会刀有钱了就上航天。当时就如赌徒一样痴狂。
再到 s4 赛季我玩懂了这个游戏,学会了制造台差价倒货,优化了对局思路,单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被关小黑屋了,没钱还是我最大的阻碍,看着他们三位数 m 的仓库,而我一直在 10-20 之间徘徊。有一段时间也想过退游,跑刀对于尝到过全装甜头的我真的很折磨。
让我回心转意的就是猛攻节活动,当时送点券和装备券,福利待遇更好,依靠这些再次让我回到曾经狂野的时候,也让我重拾信心,在 s5 之后,我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也慢慢的依靠倒货有了些家底,这种不拮据的状态是我认为普通玩家最好的状态,可以放心起四套五套,可以买一堆四级弹,是否热爱一个游戏就得看能不能在其中获得正面反馈。
总结来说三角洲早期乏味,中期抓住机会主推流行模式,现在已经是一个体量更大的主流游戏
要吐槽的就是概率性机制,匹配机制,对局人数统计,后刷新问题,
我朋友在宿舍楼逛一圈没看到卫星锅我进去第一眼就高亮看到了,后来有开物资透跑刀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看到红色物品刷在地下,已经显示了但在地面之下,我就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后刷新只在被标记玩家出现时刷新?
然后就是对局人数问题,大坝经常四队清图,但有时候却五队甚至六队都在图内,经常凑不齐 12 个人头刷不到天才少年的成就,你要说他们可能核心区之外,那么在航天也是没有任何枪声信息,撤离点也未开启,丢包撤名额不变,依旧会有人数差异,最明显的就是主播清图结算时人数换算甚至能有七个队伍,也没有明确对局内是否额外塞人,虽然都是反推理但玩家几乎达成共识认定这些行为。
最后就是概率性问题,出货会有保底机制,“唐人”号会有特殊照顾,当时破产了最后一舞跟朋友去猛攻航天,他们一个出非洲之星一个出瞪羚,是多红对局,这种出货保底作为暗区玩家我是认可的,但为什么不是作用到我身上,那一局我没有摸出任何高价值物品,在保底局之后依旧是高压局,低爆率强敌人,我猜应该是黑屋机制和补偿机制对撞导致爆率存在但我不作用。后来在黑屋局也试过和唐人号组队,我摸保险就是两个蓝,他随手一个衣服就是一张卡,然后再出个小红,我不信邪结果就是摸了一堆连小金都没有,等真没钱了去常规图又随手摸一个一百万的大红。
这些行为很让人难受,本意是让玩家有情波动,不能一直顺也不能一直倒霉,数据底下的玩家没有战斗体验就提高爆率感受摸金,数据高的玩家经常打架就匹配高战备敌人针锋相对感受战斗,可是太顺的玩家会被黑屋机制制裁,但唐人号却不受影响,有种不对等的感受,即便之前有说过优化这些东西不继续偏袒弱势玩家但依旧是没有起到作用,打得越猛就人机和高战备制裁,打得越菜怕人家哭了就一直给福利局,这并不公平。
1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