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鸣潮 的评价

re
2025/10/28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可玩性画面音乐
不推荐
运营服务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7.8 小时
发布来源
Android 设备
我是中肯型kg,可能带有偏袒(本人不喜欢小说文本类剧情,静态的二游剧情一般全跳)
本人玩的二游不多,但肯定是全面的(崩铁,原,舟,战双,绝),没在tap里登,但肯定是充分体验了的
以下评价皆是我主观评判,如有不符,你是对的
优势:
1.实机剧情演出这一块应属于顶级的,但有的剧情还有待提升;战双和舟剧情也全跳看解说的;
2.建模这方面,在二游也应该有一席之地(非常的戳),再加上本人是一个局内建模控,一般清完图也都会看看角色找找风景拍照之类的,外加上这款游戏的景色也是非常的戳本人;继续保持,但是给我好好优化千咲的建模啊!!!
3.战斗反馈优化现目前是比较及时的,打击感也是比较好的,就我个人而言,太简单了(可能是因为我玩轮椅丹瑾)
劣势:
局内优化:不要再肘击我的5060了,有时能发出体香,希望做好交互的同时,优化一下吧
角色后续:
很多剧情中角色用完就查无此人:很多角色仅在登场剧情中短暂亮相,缺乏后续成长与故事延伸。比如角色秧秧、白芷等,凭借亮眼外形收获不少关注,但仅在初期剧情中出现一小段后就彻底隐身,既没有支线剧情补充背景,也没有在后续主线或活动中露脸,特别是作为游戏看板娘的秧秧,现在只出现在邮箱给玩家写信,导致角色形象单薄,玩家难以产生深度情感共鸣。对于喜欢角色厨子而言,角色 “查无此人” 会严重影响游戏动力。比如开服角色 “龙凤组合”,后续剧情中毫无戏份,即便推出新皮肤,也没有配套的角色互动或番外剧情;比如有玩家因喜欢角色 “今汐” 入坑,却在1.4后长期看不到其在剧情中登场,即便推出新皮肤,也没有相关剧情补充,导致玩家对角色的好感难以转化为持续的游戏热情。同时,角色 “查无此人” 的设计极易成为玩家的吐槽点,尤其在社区中,玩家会频繁讨论 “为何某角色消失”“策划是否遗忘旧角色” 等话题(参考著名的神秘写信女秧秧),形成负面舆论氛围。若策划长期未对此类反馈做出回应或调整,负面口碑会不断发酵,影响潜在玩家的入坑意愿。
我推的解决方案:
避免角色因 “地域限制” 彻底消失,可通过 “任务委托、信息联动” 等方式让旧角色间接参与主线。例如今汐作为一城之主难以随主角漂泊,可在新区域剧情中加入一些来自今州的委托,将玩家拉回旧地图,同时提供关于当地势力的背景情报。其次,为旧角色设计 “个人成长型支线”,而非仅停留在 “初始剧情”。比如为丹瑾角色故事是家人被杀害,可以设计 “寻仇后续” 支线,玩家可跟随她追查当年妹妹遇害的真相,了解新的剧情片段与角色背景。当然,简答一点的可以给角色添加大世界常驻互动,类似目前的“日常任务”。比如在今州城可以偶遇当地角色,听角色分享趣闻,接取来自这些角色的委托等,例如在今州北部战线协助忌炎,在今州城与马小芳=)惩恶扬善,可以有效打破 “角色仅存在于剧情期” 的局限。前文提到的皮肤也可以下点功夫。推出旧角色皮肤时,附加专属剧情内容。比如为龙凤组合设计新皮肤时,同步上线短篇 “回忆剧情”,展现他们在开服剧情后的生活片段;玩家购买皮肤后可解锁角色穿着新皮肤的对话与动作,既提升皮肤吸引力,又弥补角色后续剧情缺失的遗憾。当然也可以给大部分角色每个版本一两段小剧情(考虑到产能可以轮着来,每次几个,至少让玩家不遗忘这个角色)。一个游戏剧情的宣传离不开它的社区,官方应主动挖掘旧角色的二创潜力,反向推动角色热度。比如在玩家社区发起 “旧角色剧情脑洞征集” 活动,将优质创意融入官方小剧情(不影响主线进程);为热门旧角色制作短篇漫画、动态壁纸等衍生内容,通过社媒平台发布,维持角色的社区讨论度,进而让玩家更有动力关注角色后续内容;
当然这样做,负担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只是大致建议
总体情况还是推荐的,喜欢玩二游的还是值得入手
94
18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