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糖蒜头盖骨 纸嫁衣8千子树 的评价

因玩家喜爱入选icon-wow
变态糖蒜头盖骨
修改于
2025/7/5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画面音乐
不推荐
可玩性运营服务
发布来源
Android 设备
制作依旧是算是精良的水平,音乐动画都更加细腻了。
但剧情和难度很不合个人口味。
以下是长篇感想,客观讲道理。
1.人物延展。
和之前其他所有作品相比,剧情寡淡没有惊喜感,仿佛策划脚本在姐姐需要继续当“恶人”的唯一考虑下,很难想象出其他情节发展了吗。
即使如此,姐姐人物依旧比妹妹立体。妹妹人设单薄贴近白莲花。考虑到配音演员分饰两角的能力是绰绰有余的,那妹妹无论从听觉还是观感体验上,还是一副奇怪违和的活不起的病弱娇妻小圣母形象只能归于人设打造了。完全看不出来性格优势和特点。和同系列其他作品里的每一位人物相比,妹妹的个人特色一点也没表现出来,过于单一,全程印象就是嘴炮➕有气无力省略号的不讨喜的说话方式。每次看到她,我就像是在咀嚼一片冻蔫脱水的生菜叶子。
如果不是说话音量和语速有所不同,都和魕娘子差点撞型。第一部全程闭眼躺着感受到的气质人设都比这次的好一万倍。真是标准的预期违背。
第一部元老角色被新作品消费的很到位。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如果“男主这次依旧没脸➕姐妹合体玩法宣传不到位”,那这部确实没啥亮点。第一部的传奇男主在这部要为姐妹合体让路变为修车的辅助路人,没有发挥出实力的机会(能力强命硬完全活在反派的直接描述里,而不是透过玩法体现),更让人觉得,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才不得不终于给他一个脸。
还有汤婆婆,这个人物别再一直把老年痴呆来娱乐化了,有点医学常识都知道这不好笑。给不了好结局,也没有非要出场的功用性上的必要,就为了说几句填坑的话,真的可以用废旧报纸书本和传达室村志录音机这种道具一次性说完的。别虐待老人了。
反派也没八不郎好,亏官方还好意思用他当彩蛋返场,真不怕珠玉在前勾起落差感啊。坏人除了老头就是老太太,传统文化里的糟粕部分非老龄化不可吗?还是觉得老人很吓人。两百岁的老太太都整出来了,也没整出啥大动静。看看其他青年才俊们(黎姐,对抗路情侣)干的事才叫正事儿呢。一直说村里没人、村里就剩一个人了~结果每次进村都会出来一个又一个新村民,下次是不是要发现防空洞,里面住着全村人啊?
新人物明梅,最好不是“明媚”谐音梗,玩什么名字叫明媚实则内心阴暗巴拉巴拉的老梗。她没有在此部作品里体现出必要性。按理说每次出场一定要是有作用的吧,她没有,甚至捅人的那环节也可以让瞎老太代劳吧。假如是给后作新宇宙预热,不如放彩蛋里,给个不露脸只闻其声的背影推镜——别墅大门打开对门口不重要的工人说:谢谢师傅把我要的东西运来(就那个葬老六),辛苦你们了——给工人封口费,关门,拿出备用手机拨通没备注的电话——镜头给到红唇,露出诡异微笑——电话接通,一声“喂”——end。这种简单的钩子来引出下一部,都比一个拜金求子的颠婆要好吧。再给她安排个阴湿男鬼当金主啥的。
总之有点创意吧,我国十几亿人,人人都不同,你们就想出来个这?
2.玩法体验。
玩法上没有什么创意,虽然照例保留了乐器部分,但乐器过于大众,中国可选用的乐器很多,这次没展现出来。
变阿飘也不是头一回,这次靠人物的嘴表达出来“才发现穿墙升空技能”就很画蛇添足,就为了引出地图玩法。不说是故事背景设定的面积大需要跑图,只感觉是其他环境工作量大,为了赶工期在这部分偷工减料了。
解题上最难的居然沦落到那个点灯环节。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鲁班尺评论吓住了,这次回归到了幼儿园启蒙水平。除了心口不一为什么代表天这条没弄明白,剩下的居然都不用看提示就能过,这不是我的进步,是你官方水平的退步。
解谜完全是为推进剧情服务,没有前作里单独拿出来也能让人回味无穷的部分。令人意外的是出现了第五人格修机进度条玩法(后来经过提醒,想起来这是联动,群聊头像洋娃娃木板等很多细节都还蛮有心的,方便二刷三刷的人再去回味)。
这一部玩完甚至让人回想不起来有趣的地方(如果刚玩完还没想起来,那是真的没有惊喜点了)。除了cue了几次其他人物,收割了一波老玩家的怀旧心。
惊吓点更是没有,考虑到多方原因,这也就罢了。但还是想吐槽,众多部里除了病院,也就第一部的老头突脸很令人难忘,这部原班人马都回归了,不说回味一下同等吓人程度,反而给搞成宝宝巴士一样的祥和氛围,真是很伤期望值。高开低走。
如果姐妹成仙那段算是全局高潮部分,高分给的也是美工动画。作为国风传统恐怖解谜的游戏,一直在唠嗑,好像有点跑题了。为了让玩家不打瞌睡,还搞起了没水平的文字游戏。
那个摇篮曲,唱了四遍,每次还都唱完了,真是难为你们了。四遍加起来都没蠢男人爬山那段有泪点。四遍加起来都没汤婆婆一句早点回家有泪点。四遍加起来都没奚医生等老肖有泪点。四遍加起来都没霸王砍头小红跳崖有泪点。四遍加起来都没赵钱孙李几个坟包刮来感谢费有泪点。官方甄嬛传看多了吧,“皇额娘,这样的歌谣您从未给我唱过,您给我唱一遍好吗”,灵感如果真的来源于此那真的很令人绝望。
3.传统元素。
传统文化输出的很少,没有像以往充斥在每个玩法里,作为知识点硬灌输的手法——书本纸张阅读部分,也减少很多,只有很基础的天干地支。很敷衍很草率。
木偶的出场可能看惯了,也可能缺少腮红,总之心如止水的玩过去了。返场的东西如果出场和表现都不能超越以往的话,建议换别的。木偶戏这次还没皮影和拉二胡的木偶令人深刻呢。西洋镜(拉洋片儿)那里本来也可以表现更出彩的,又失望了。
很多地方逻辑也不自洽,比如节气和罗盘的结合本来可以更复杂且有序的安排,结果变成用上等食材做了个水煮菜。梳子那里,每个齿代表一个数字,五居然是五个/,哪怕用金木水火土呢,六就是……六个点,你写个君子六艺不行吗。类似的敷衍了事的还有暂时想不起来了。
中国传统文化东西很多,说都说不完,用也用不尽,想不出新玩意儿旧的也玩不出新高度,那你们,摆烂吃老本呢?
4.结语
篇幅如果受限那无可厚非,不然这次娱乐性极少,主打在叙事和填坑,冗长的篇幅很让人不怀疑是在为动画做铺垫,在试探大家的反应。
排除刻意为之,不知道制作团队是江郎才尽了还是人才流失了。
理解为了过审背后的艰难和付出的努力,但珠玉在前,别说超越,至少是没资格和同系列其他作品比肩的。
毕竟不可能讨好所有群体,受众也不同,只能说喜恶同因。这也是没给一星的原因之一。
期待下次作品能有所不同,认真用心点制作,找点人才制作。如果还有缘的话。
TapTap
100
1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