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wanzi 来自星尘 的评价

因玩家喜爱入选icon-wow
xiwanzi
修改于
2024/5/16
玩过
评价历史
不推荐
可玩性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设备
小米13
2024-5-16
真的更新了,虽然最后的成品依旧说不上出色,虽然这份更新来得有些迟,但至少更新了吧,没有彻底放弃掉。希望下次见到贵司的游戏,发售的时候拿出来一份成品,而不是拿一个半成品出来被骂,最后修修补补两个多月也依旧说不上完善吧。
2024-2-28:
在写这一篇评价的时候,我仍然认为鹰角网络会对自己的这一款作品进行后续的持续更新与优化,弥补自己的不足,赚回口碑。但是随后不久,直接拿出了一个宣传里几乎没有,玩家基本没听过的工作室出来担责。
觉醒波做的差≠鹰角做的差。
这种态度真的让我非常失望,我已经不再对《来自星尘》的后续维护与优化有任何期待,希望真能打我脸吧,不然一星钉死在这里了。
-
先说结论:我认为《来自星尘》是鹰角的一款核心粉丝向游戏,如果你不是他的强受众,我并不推荐购买。
作为鹰角网络的第二款手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厂在做的买断制单机游戏,我对《来自星尘》的期待值是十分高的,如果游戏做得出色,或许可以激励更多的大厂涉足这个领域,也为往后的单机市场立下了新的锚点。可惜,目前来看有些事与愿违。
本篇内容不会讨论一些已经被提及无数次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游玩体验,从一些新角度来评价一下这款被我寄予厚望的游戏。
首先,68的定价真的有很大的问题吗?我认为并不绝对。诚然,与手游单机领域的高质量作品,例如《暖雪》《帕斯卡契约》相比,《来自星尘》的定价确实相对偏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或许这个定价意味着制作组对于自己作品的质量有着极高的信心,是要成为手游单机领域里的新一座大山,定下新的价格锚点。可惜,如今看来质量与价格并不成正比,玩家终究是看品质买单,而曾经的期待有多高,现在的失望也同样有多沉重。
之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一个问题。
“《来自星尘》中看不到一点鹰角的诚意。”
目前主要的缺点有哪些呢?平淡的剧情,稀碎的建模,抽象的BUG,若有若无的引导,生硬的CG......
有人说,这是因为《来自星尘》是鹰角的第一款单机游戏,没有经验,应该理解一下。
这句话,这些缺点,或许放在个人开发的独立游戏身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一个年收入超20亿,一个几百人的企业身上,我能感受到的仅仅只有不在乎,没诚意。
文本翻译大量疑似使用机翻,中文语句不通顺,我觉得配音已经很努力在拯救台词了。
许多的问题,鹰角这样体量的企业,如果真的要改善,根本不会是一个问题。
特别是建模与过场CG,如果只是不出色,或许只是觉得食之乏味,过场CG与建模水平完全不是这个时代大厂应该有的水平,甚至还比不过一些独立游戏。而台词文本就纯粹是态度问题。
况且,给出了68的手游领域的顶格售价,鹰角需要,也有义务做好。可是呈现在眼前的,只有不思进取,彻头彻尾的摆烂,能到如此地步,似乎能解释的只有鹰角对这个项目完完全全的不重视,才可以将如此明显的问题弃之不顾。
单机游戏与免费游戏的最大差别就是,免费游戏哪怕一开始平庸,只要把基本的玩法做好,角色画的好看一点,是可以靠后续运营补救一点点的让口碑变好的。单机游戏需要的是有深度的剧情,一开始就能吸引住人的玩法。单机游戏如果一开始令人感到不好玩,有问题,让玩家不满的结果就是退款,哪怕后续持续更新修复内容,可大部分玩家通关一次就不会再打开了。但那一次游玩的负面感受会一直被流传下去。
最后,我想说
国产单机游戏的处境本就艰难。
随着近些年的EA阶段烂尾,开发商内容欺诈等恶劣事件......
玩家对国产单机的信任已经日渐消散,
而《来自星尘》本可以更好
本可以成为一剂强心针,让玩家重拾对国产单机的信心。
可最后得到的,
却是以毫无诚意的作品继续践踏玩家的信任,
让本就处在寒冬的国产单机市场,
雪上加霜。
TapTap
TapTap
378
38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