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好剑
TapTap
嘴替担当
成就党
成就党
玩过
解密不难,流程不长
我这笨脑子卡了三四关情况下,全流程解密也只用了2h左右
音乐、音效、画面都很舒服,游戏模式不知道算不算创新
这种模式我还是头次见,挺新颖的
感谢作者让我得知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存在
游戏关卡的叙述比较隐晦
最后一章结束后,大段的旁白与画面表现还是将游戏的故事直观的表现了出来,不至于出现人太傻看不懂游戏在说什么的情况
游戏关卡设置很有意思,反复的极端,循环的往复,以及要想抵达终点,最后路线上的“杠杆”则必然是一半一半
也算是后知后觉
唯一的问题,就是游戏最后非独白的文字部分
文字正常应该是没法观看完的,除非截图,所以事实上也就看完了前几句,后面一大段都没有看完。
感觉这里设计还是有问题的
最后,讲下我个人的故事
高中确实是有个同学,行为不太讨喜,情绪也容易极端化,后面....被隐形地孤立了
在他被孤立前,还是有过和他的交流的,给我的感觉,不是什么坏人,反而异常能讲通道理,只是容易跟着情绪走。
印象深刻的两次交流全是我失败了(苦笑)
第一次是元旦汇演找他重新扮演角色,但是劝说失败
第二次是就某个同学去讨论,人善被欺但该不该善良,然后该同学自己说自己不应该善良。我的完败
高三某次事件,算是一次爆发吧
那时临近考试,椅子搬出了很多部分,他挑的位置被人坐了,然后他回来时,那位同学没让开,然后就打起来了....
结果我只记得三件:
第一件事是结束后:
他问为什么平日里玩的好的,选择的是束缚他和劝说他,而不是束缚对方去停止打架。
“是朋友不应该阻止对面继续打下去吗?”
(劝架的几位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第二件事是他暂时离开后:
班上几位同学安慰另一位同学,并各种讨论他的行为——从qq空间的深夜忧郁“发病”,到班上的许多不讨喜。
“xx(该同学)情绪就反反复复的,他上一秒和你乐呵呵,下一秒就跟你翻脸。....”
“我曾经被他丢过一次瓶子,然后我躲掉了,然后他就...”
我和他朋友,就在那听着他们讨论.....
他们走开后,那位朋友看了小会书,就把书翻过来和我们几个说了几段话:
“其实,他们抱有很大的偏见,因为xx虽然看上去很奇怪,但这并不代表他本人有问题。”
“我曾经有一个哥哥,人很好很好的那种,真的很好很好,平时也特别阳光,真感觉不出来他是会发脾气的那种。”
“然后高三那一年,人就变得特别暴躁,说话都没法好好说的那种,还会砸家里东西。”
“但是高考完过后,他人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还是和以前一样的”
“所以其实这真的只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外部环境压力过大导致的,这其实和xx本人没有太大关系”
(无法复述那朋友所说的话,大意如此,见谅)
第三件事情是日后了:
问题目的时候,恰巧碰见他在做心理辅导,在旁边旁听了一会儿
(我知道偷听不好,但我要问题目的老师...就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医生)
他当时在和老师分享自己近况,谈话的态度相当诚恳,完全不像在教室里嬉皮笑脸或者躁狂的样子。有点,把我惊到了
听到他晚上不用安眠药睡不着觉的时候,才算明白他情况的严重性。
老师确实给了他一些药,人似乎是躁郁症?
不过我想也没有多少人去了解背后的事情了
高考结束后,碰巧和班上同学坐同辆公交,问到暑假计划的时候,他这么说到的:
“不知道谁把xx邀进那群里了,搞得活动他也要参加,现在又得重新安排了”
.....